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被废立10次 中国古代上
中国国家天文:冥王星那
《建国大业》:毛泽东宣
珍藏异国的中国瑰宝(图
钱耕森·〖和的哲学—是
陈卫平·〖马克思主义与
龙山是圣人! 中国古代同
中国邮史第一大悬案的真
从古代官俸看高薪养廉的
明清以来中国历史上的黑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的字书(图)

时间:2009-9-26 10:41:04  来源:香港文汇报
bsp;《方言》

    《方言》的全称是《肷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它不但是我国第一部方言字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肷轩”是古代一种轻便的车,相传周秦时代天子使臣常常坐着这种轻便的车到各地“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闻”。“绝代语”指古今差别较大的词语,“别国方言”指各地存在语言差异的不同词语。《方言》相传为西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扬雄(西元前53年至西元18年)所撰,但《汉书  艺文志》和《扬雄传》中都未提及扬雄编纂《方言》之事。看来扬雄之前或有人收集过这类资料,也有人加以整理过。《方言》一书收录的是周末和秦汉的方言材料,当初成书九千多字,今本《方言》有11,900多字,包括词条658个。《方言》解释词语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举出一个词作为标题性语词,然后把各地不同的词罗列出来,即所谓“标题罗话法”;另一是先列举一些同义词,用一个通用的语词来解释,接着就指出哪一个同义词属于哪个方言。《方言》所收集的材料非常广泛,既反映了方言间的差别,又指明方言间通行的范围。《方言》突出贡献在于:一、重视民间口语,能以活的语言材料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二、以语词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不受文字的限制;三、既看到方言的复杂性,也看到方言的一致性。《方言》第一次触及方言的分区和“通语”的概念,作者不但能在错综复杂的方言现象中找出其存在的因素,也能考虑到方言词语出现的频率及意义的转变,并用“通语”一词来代替以往的“雅言”,这是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四、在编纂方法上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它的体例既看重空间的比较,又顾及不同时间的异同:既尽量罗列特殊的方言词语,又注意条分缕析,即异求同。《方言》只有万字左右,却能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许多重要的资料,对后人探讨汉代方言通语的异同,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文字学方面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早一部以汉字的形音义为对象,分析字体,考查字源,辨释音读、解说字义的字典。《说文解字》诞生后,中国才逐步发展出一整套具有民族色彩的语文学科──中国文字学来。《说文解字》为东汉许慎所着。许慎在自序里述说编纂《说文解字》的旨趣,并把此书何以名为《说文解字》作了说明。他说:“仓颉之初作书,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指的是整体象形表意的字,“字”指的是结构中既有表形、又有表声的合体字,也就是所谓的“形声相益”了。因此许氏把此书名为《说文解字》,后人简称为《说文》。《说文》有严整的体例,书中以小篆为主体。从字体结构出发,根据不同的偏旁,分为514部,把9,353个篆文归入这514个部首之中:“分别部居”、“据形系联”。这一偏旁部首编字法,成为后世字典编纂中字目排序的主要方法,是当今“部首编排法”的始祖。《说文解字》的特点是由字体的分析上建立起一套汉字的形声系统,依据以形为主,由形入手进而因形说音说义。许慎分析字体根据“六书”说。小篆之外,如有籀文、古文异体,则列其下,名为“重文”。

    《玉篇》

    古代字书的编纂,在前述《尔雅》、《方言》、《说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服务于实际需要的方向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一些韵书的陆续出现,而以楷书为依据,对《说文解字》的部首略有增补(比《说文》多两部),部首排列次序按照义类相近程度安排,并运用“反切”注音的第一部楷书字典──南朝顾野王(519至581年)编纂的《玉篇》于梁武帝九年(543年)诞生。《玉篇》的出现使我国古代的字书在注音和释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突破。此后在唐宋之间也曾出现过一些正字法的字书。用标准字体,使用规范楷书逐渐成为字书编纂的路向。原本《玉篇》收字16,917字,凡三十卷,比《说文》多7,564字。它的编纂参照《说文》,但与《说文》不同。《玉篇》对字只释音义,不再采用“六书”说分析字的形体,每字先以反切注音,再解释字义。不讲求本义,多义字把它一一列出。这与《说文》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广韵》

    《广韵》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一部韵书。凡是涉足中国音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