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包拯幸有贤内助 唾沫喷
包  拯
包拯--刚正不阿 执法严
古代也要 回避  大义灭
包拯
最新热门    
 
包拯上表请留唐州知州(图)

时间:2009-11-27 11:44:02  来源:大河报
p; 沃壤竟成榛莽之野

    唐河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也是首批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该县有130万人口,耕地面积245万亩,年产粮食11亿公斤以上。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不能不为北宋前期的数据感到震惊:北宋仁宗末年,唐州人口仅有6155户。

    唐州与唐河县并不是一个概念。据唐河文史研究者申光亚先生介绍,唐宋时,南阳分为唐、邓两州,唐州下辖五县:泌阳(即今唐河,今驻马店泌阳县是明代时唐河一个镇分拆而成的)、湖阳、比阳、桐柏、方城(宋庆历四年被废为镇,归南阳县,属邓州)。

    整个唐州人口不过6155户,那么粗略估算,今唐河地盘上的人口,仅1000多户,按每户5人计算,如今生活130万人的地方,当时仅有六七千人。

    或许有读者说,现代人口与古代人口没有可比性,但即使与前代相比,宋朝前期的唐州人口也少得可怜。据史书记载,在唐肃宗乾元年间(公元758年~760年),也就是安史之乱后的唐州,人口也达到42644户。宋仁宗末年,唐州人口仅有唐肃宗时的1/7,不能不让人觉得少得奇怪。

    其实在宋朝初年,中原地带人口稀少是普遍现象。唐末、五代前后八十年的战乱,中原地区都是军阀争夺的核心区域,昔日富庶的田野,变为血流成河的战场。兵燹令中原人口大减,《宋史》载:“宋太祖受周禅,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八,户九十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三。”平均每县约1500户,7000多人。史料显示,当时中原地区百户以下的县不在少数。即使到了宋朝建立十多年后的宋太宗时期,开封周围二十三州的数千里沃野上,得到耕种的土地仍不足1/3。


    到第三个皇帝——宋真宗时期,因澶渊之盟的订立,内忧外患基本消除,天下趋于稳定,真宗皇帝关注民生,亲自过问改良粮种、救济灾荒之事,北宋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随之迅速增加。北宋第四个皇帝宋仁宗在位40余年,此人“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他在位期间,北宋进入鼎盛时期,人口也有突飞猛进的增长。

    因此唐州的情形有点奇怪,在宋仁宗末年,也即宋朝建立近百年、澶渊之盟后半个世纪,该州人口竟然仅6155户,约相当于北宋建立时的平均水平,不能不令人惊讶。个中原因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记者推测,大约在五代的动荡中,该州遭受的破坏格外严重,进入宋朝后,自然也会有所恢复,但恢复的速度十分缓慢。

    偌大的唐河县,仅有六七千人,该是什么样的面貌?人烟稀少,举目荒凉,这样的字眼,可能尚不足以表现100多年的沉寂,有人用了这样的词句:“榛榛莽莽,如天地初辟”。

    人口太少,税收也就少得不像话,于是仁宗末年有了废除唐州之说,据《宋史》记载:“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廉洁能干的官员走马上任,改变了唐州的面貌。

    循吏一举兴唐州

    《宋史》篇幅,居二十五史之冠,其《循吏传》收12人,竟然有两位是因复兴唐州入选的,可见当初在唐州发生的巨变影响之大。有人认为,在这十二位循吏中,如果就经济角度而论,复兴唐州的两位贡献最大,而开启这项事业的赵尚宽“其功尤大”。

    赵尚宽于宋仁宗嘉二年(公元1057年)任唐州知州,此人是真宗朝参知政事赵安仁的儿子,属高干子弟,但他能出任知州,却并不是凭借父亲的人脉关系。赵安仁是寇准的得意门生,写一手好字,是当时汴京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