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明万历帝 北斗七星 葬式
最新热门    
 
七星岭七星岩斗转星移(图)

时间:2009-12-11 12:14:06  来源:大河报
次第曲列,如斗柄状,曰七星泉。


    贺兰栖真(约897年~1010年),是五代、北宋时期的著名道士,曾居嵩山紫虚观,精于辟谷之术,年百余岁时依然稚颜鸦鬓,轻身矫健。景德元年,宋真宗诏访天下奇士,应诏阙下。真宗问他点化之术,其以“帝王点化之术,以尧舜之道点化天下,可致太平”相应对,“上嘉奖之,赐号‘宗真大师’”。

    关乎七星岭、七星谷、七星泉,在更早的志书,如叶封的《嵩山志》,所言与之大体相类。

    肇庆七星岩,得名不确;至于景区的开辟,始于唐代。说及七星岩,叶剑英元帅诗化为“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

    但是,依照《史记·天官书》,“柳(星)、七星、张(星):三河”与“凡望云气……自华(山)以南,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恒山之北,气下黑下青。勃、碣、海、岱之间,气皆黑。江、淮之间,气皆白”看,嵩山正在“柳、七星、张”的分野。

    星纬之丽天,山岳之亘地,万古为昭。上为列星,下为灵岳,如形影之应,自然感符,这就是文天祥在《正气歌》中高唱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明乎此,古人在嵩山命名七星岭、七星泉等,那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何况,嵩山道士潘师正“护保此岭,五十余年”,唐高宗、武则天前往拜谒,为其筑精思院、起隆唐观。唐高宗为封禅嵩山,建奉天宫,与之为邻,左辟一门,曰游仙;北置一门,曰寻真。

    “他们就是为了和潘师正,才这样干的。”登封市旅游局宣传科科长刘彦辉先生说,“我总觉得,武则天封禅嵩山,走的就是这条路。”

    当下登嵩山的路,是晚清才开辟的。

    走这条路,嵩山历史文化,看不到多少。

    沿叠石溪而上,嵩阳书院、嵩阳观、隆唐观(承天宫)、奉天宫、逍遥庄、游仙桥、叠石溪庄、逍遥谷,等等,俱曾在此一线也;潘师正、唐高宗、武则天、司马光、邵雍、贺兰栖真、张昇、耿介、景日昣,等等,均曾在此一线筑宫建馆也。景日昣云:“嵩多好溪,此其最矣。”

    叠石溪,木茂然,石嶙然,水潺然,司马光诗曰“石下泉声蔓草深,石上露浓苍苔遍”,景日昣于此筑逍遥庄,摹刻李北海景、福二字于溪中、岸上,不忘肇庆七星岩与之相遇的“夙机”,并在逍遥谷口创建“斗母宫”——传说斗母是北斗七星的母亲。

    北斗七星,为天枢之所在,乃天帝之舆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尚书·尧典》说“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璇玑”是北斗七星,“玉衡”当是尧手执的“天文仪器”——中。

    《肇庆千里旅游走廊》上说,“肇庆历史悠久,汉元鼎六年设立高要县,隋开皇九年废高要郡设端州……南朝时高要设广州都督府,辖岭南十三州,明嘉靖四十三年至清乾隆十一年为两广总督府驻地”,它“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汇处,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

    菘台、七星岩,无疑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斗转星移”的结晶。

    “七星”,根在嵩山。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