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范仲淹赈灾一流 以工代
范仲淹及其部分作品
有史以来天地间的第一流
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
三十四、庆历兴学记──
有史以来天地间的第一流
进退皆忧范仲淹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进退皆忧范仲淹
范仲淹
最新热门    
 
范仲淹火线办教育(图)

时间:2010-1-5 12:52: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说,“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己焉?”

    在此建成的苏州府学规模颇大,“广殿在左,公堂在右,前有泮池,旁有斋室。”除了老师的办公室和上课的教室,还有池塘、宿舍,硬件设施齐备,在当时也称得上地标式的建筑了。

    硬件再好,也要有软实力支撑才行。范仲淹四处延请名师。他曾写信给孙复,请他来“讲贯经籍,教育人材”。说起孙复这个人,可是不得了。他本无名气,依照《宋史》的说法,“泰山孙氏”是被范先生从“贫篓中”发掘出来的。在此前,孙复只是山西一个默默无闻的穷秀才。虽然他聪颖过人,但家境贫寒,为了赡养老母,不得已四处打工挣钱,完全没有心思求学,范仲淹偶然与之接触,发现他是可造之材,便在府学给他安排了工作,定岗定编每月固定工资3000钱。当时社会低收入家庭一天的生活费用大致在100钱左右,孙复这3000钱的月工资足够维持家庭生计了。有了稳定的收入,孙秀才不再为生计奔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日精研典籍,终成一代儒学大师。

    说到教育,再谈点技术。为什么北宋这个时候面对的西夏人突然变得如此强大,如此不可阻挡?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西夏人掌握了先进的冶铁技术,从而改进了马镫的品质,使得骑兵可以踏踏实实地踩在马镫上,或挥刀近距离攻击,或弯弓搭箭远程骑射,大大增强了骑兵的战斗力。在科技和知识日益成为战场制胜的法宝的形势下,范仲淹提倡兴办教育,培育人才,非常有远见。

    回到本文开头,在战火纷飞的延州城,范仲淹在州城东南兴建了嘉岭书院。毕竟是战争年代,学校也要以实用为教育重心。在范先生的安排下,大量军事干部走进书院,端起课本,学习文化,讲习军事科目,很有千百年后延安抗大的风范。

    延州日渐浓郁的文化氛围,让范仲淹甚感欣慰,他在与军队频繁接触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不少人才,其中以狄青为最佳代表。此人出身行伍,属于玩命型人才,可惜在文化知识上一穷二白。据《宋史》记载,范仲淹爱惜他这个人才,有意加以栽培,因此“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告诫他,不掌握文化,不晓得历史,也就是一亡命徒,难成大器。玩过游戏《三国志》的都知道,给武力很高智商一般的大将配上一本兵书,能大大提高其智力水平。自此,狄青发奋读书,想必在戎马倥偬之余,没少赶到嘉岭书院听课学习。渐渐“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打起仗来有勇有谋,屡立战功,不断擢升。可以说,狄青的一路升职,与范先生推行的文化教育密不可分。

    人们感谢范仲淹,因嘉岭书院系他倡导修建,所以又称其为范公书院。假如有人不希望看着范仲淹在教育前线孤身奋战,打算出点钱出点力帮助办学,我想替他发明一句答谢词:I'm范,thank you!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