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明皇城:朱厚照养虎遗患
爱吃豆腐索要女厨 游手
惯偷 六进宫 作案31年 
最新热门    
 
明皇粮仓 变身博物馆 展示漕运仓廒文化(图)

时间:2010-3-6 21:23: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弯取直”,不再绕道河南,而直接从淮北穿过山东,进入华北平原,最后到达通州。1292年,郭守敬又主持开凿了从元大都到通州的运河,翌年竣工。建设中,他沿河建造了24座水闸,通过上下闸的相互启闭来调节水位,解决了北京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难题,从而使货船可以由低向高行驶,直达积水潭码头。元世祖忽必烈亲赐这条河为“通惠河”。通惠河的开浚,大大促进了京城仓储事业的发展。以前供应京师的粮仓,大多建在距离北京50余里的通州。通惠河开浚后,城中陆续建起了一批规模宏大的粮仓。于是就有了我们后来所说的“京城十三仓”。

    皇粮储放——历代皇上的定心丸

    博物馆内还向我们实景展现了当年漕粮储放的状态:为了防潮,每座仓廒的地基,都是用三合土夯筑。然后,均匀铺洒一层白灰,再用砖铺作地面,上加楞木,铺满松板。墙壁有护墙板,门有门罩。为了通风,每座仓廒顶都有气楼、闸板,以透泻湿蒸郁热之气。并用竹篾编成隔孔,就像如今的纱窗一样,钉在窗上以防止飞鸟进入。

    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不管是位高九重的天子,还是芸芸众生的庶民百姓,都逃不脱这句俗语的束缚。如此完备的储粮方式,当然会让皇上心舒气爽。

    漕运船模——他曾带来东四一带繁华

    壁画的尽头,一艘仿制的木船紧贴画面停靠在码头,船上粮包、水桶、铁锚、缆绳一应俱全。讲解员介绍说:就是这样一艘艘的木船,把京城百姓所需的粮食和江南盛产的茶叶、陶瓷、丝绸等各类生活必需品,经由大运河源源不断地送进京城。

    大家都知道,东便门大通桥是漕运卸粮之地,但是由于粮多船多,大通桥一处不够使用,必须有一部分漕粮在通州卸下。不管是在东便门卸下的粮食,还是在通州卸下的粮食,都要改用大车、骡马,运至京城进朝阳门入仓。众多的车马、马夫、搬运粮食的夫役和管理粮仓人员的喝水、吃饭、休息自然需要解决。朝阳门周边的街巷,与仓储漕运相关的行业,也就应运而生,东四牌楼一带也日益成为繁华的商圈。著名的四大恒钱庄、供奉天地水的大慈延福宫、隆福寺庙会、灯市口灯会、东四清真寺、东升祥绸布店、瑞芳斋饽饽铺、宏仁堂药铺、天源酱园、爆肚满、恒和庆酒店,以及古玩铺、银楼、米店等众多店铺在这一带开张营业,火爆一时。就连这一带的胡同名,仿佛都刻着当年的印记。像东门仓胡同、豆瓣胡同、烧酒胡同、椅子胡同、美人胡同、鸡爪胡同等。

    这一片的繁华,不仅影响了进出京城的官员商贾,甚至也影响到了皇上。据说: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大慈延福宫,因供奉天、地、水府三元的神,俗称三官庙。三官庙遗址就在今天老外交部大院的东侧,现仅存一座东路庙院。这座庙规模大,香火旺。每逢开庙之时,香客摩肩接踵。东至朝阳门,西至东四都是络绎不绝的人群。传说,明成化以后的皇帝,都曾到三官庙上过香,特别是崇祯皇帝经常去。在李自成起义军打到山西太原危及北京时,惊恐万分的崇祯就又来向三官神求签。一抽,正好是个“有”字,崇祯皇帝非常高兴,这显然是说大明江山“有救了”。可没过几天,起义军就兵临城下,这下,崇祯可慌了神,急忙找来测字先生想问个明白。先生问:圣上抽的什么签?崇祯说:我抽的是个“有”字呀。先生掐指算来缓缓答道:圣上莫怪,大明江山,气数已尽。崇祯忙问:这明明是有,怎么会没有呢?先生说:请圣上看,“有”字拆开,上面是大字少了一捺,“月”是“明”字少了一个“日”,这“大明”二字不是都没有了吗?崇祯一听非常生气,当即口谕:此庙永远不得香火!也是皇上金口玉言无人敢违,三官庙从此无香火。但大明气数终不能回,城破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自缢于煤山东麓一棵槐树下。直到清乾隆年间重修后,此庙才开始有人进香。

 
    木制粮垛——可移动的廒外储粮仓

    在博物馆内我们还见到了一排高大的木桶样装粮器具。

    漕运南粮到京仓的时间和数量,根据收获情况、气候和运河水势情况而不同,一般集中在夏、秋季。漕粮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