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肖群忠·〖“仁义内外之
见怪不怪:孔子流亡戏剧
有关“儒学三期说”之辨
昏庸腐败不辨忠奸的宋理
最新热门    
 
忠奸之辨:威权背景下的士人内讧(图)

时间:2010-3-12 15:14:58  来源:深圳商报

 

王建明/绘

 

    许多著名学者都表达过类似的见解,中国的古书,在先秦之后基本就没有什么深入研读的价值了。因为,自春秋战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结束之后,中国士人思维的走向就越来越形而下之、等而下之了,即便是最优秀的文人也不过是对往日的经典进行考据、索隐、注解或阐释而已。思想的火花,早就随着极权专制的政治环境熄灭了。

     1忠君思想的确立,士人精神彻底畸变

    极权专制的政治环境不仅禁锢了思想、窒息了文化,也扭曲了我们最基本的道德判断。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老百姓对一个人的道德评价还停留在“忠”与“奸”这个价值尺度上。十年文革的空前浩劫被习惯性地描述为奸臣当道,陷害忠良,而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集团就是万恶的“四人帮”。奸臣,一句模糊而随意的道德抹黑,遮掩、简化了对于是与非、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根本性探寻。士人集团自愚愚人的臣民思维与道德教化不仅作茧自缚,更是遗害无穷。

    忠,被神化成不可侵犯的褒义词。好人都叫“忠良”,好的士人叫“忠臣”,好的武人叫“忠义”,他们死了之后,统统叫“忠魂”。普通的老百姓当然是没有资格生为“忠良”,死而“忠魂”的,但只要能够逆来顺受、老老实实地当牛做马、无怨无悔地任人宰割,以此保持社会稳定,也算是尽忠了,也值得大加鼓励,那就叫“忠厚”。

    忠于谁?当然是忠于皇帝,那个昏庸无能、野蛮残暴、视百姓如草芥的独裁者。

    忠君思想的确立,标志着士人精神发生了最彻底的畸变,他们开始同仇敌忾,一致对内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独裁者永远是圣明的,值得崇拜的,而所有的问题都出在那些欺君的奸臣、小人身上。于是,他们纷纷以忠臣自居,又纷纷将对手指责成大逆不忠的奸臣、小人。这种以“忠奸之辨”为表现形式的文人内斗——或曰“朋党之争”在北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并且影响至今。“忠奸之辨”,把中国士人本来就不够崇高的思想维度降到了一个新的低点,在忠与奸的二元对立下,士人们展开了向独裁者表忠心、做忠臣的献媚竞争与竞技。

     2两文豪忠奸之辨,帝王淫威下士人内部纷争

    关于朋党之争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