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敦煌彩画图案残片(唐)
敦煌之殇:敦煌藏经洞访
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将亮相
李约瑟在中国的探险活动
甘肃斥巨资拯救敦煌绿洲
20位楚王定都411年 纪南
敦煌有个冤屈的灵魂 庄
敦煌文物是怎样进京的
三十一、佛国和人间──
最后一个盗取敦煌文物的
最新热门    
 
敦煌故城:恢宏历史的伟大缩影(图)

时间:2010-3-16 9:48:00  来源:兰州晚报
,人顺着南边低矮的城墙一直可以到墩顶。城墩的北边原是一大片深深的洼地,现在早已填平,修建了漂亮的建筑,西边亦然,只是现在还保留了一些旧有的痕迹。城墩的西墙和北墙,外表平坦,尤以西墙最平。据比可以推断,这是古城的西北角。

    多少次了,记者都要去看这古老的墩子。墩下的石碑上刻着“敦煌故城”4个大字,除此之外,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呢?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延续耸立着汉代的郡治、唐代的州所,甚至到明朝经营西域的重镇——沙州卫的卫所,记录了多少风云战乱,也叙写了汉唐盛世的荣光,千年一瞬,迄今已有2100多年了。它曾是流离失所的少数民族暂以憩身的家园,也是古丝绸之路由盛入衰的历史见证人……而现在呢?阳光下静悄悄地矗立着,它又能向您诉说些什么?

    二、千年古城

    敦煌故城历史悠久,曾为汉代敦煌郡治。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设沙州卫,其城址一脉相沿,未曾他迁,2000多年的漫漫岁月里,成就了敦煌历史文化的厚重。

    敦煌遗书《沙州城土境》中记载:“沙州城,案《录》,前汉第六武帝元鼎六年甲子岁,将军赵破奴奉命领甘、肃、瓜三州人士筑造。”唐五代沙州城即汉敦煌郡。《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皆二千余里,不见虏而还。”据西北师大敦煌所李并成研究员考证推测,可能是赵破奴从令居向西进军两千里,于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乃调集张掖、酒泉郡人力修筑敦煌城这一西陲要塞,并筑有敦煌绿洲外围的土河、塞城以及马圈口堰水利枢纽。

    敦煌故城现仅存南、北、西三面断垣残壁,东面已被党河水无情冲毁,在党河西岸河床上可找到部分基址。据残垣遗迹推测,故城范围南北长1132米,东西宽718米。就地取土,层层夯筑,夯层厚12厘米,垣基宽6米-8米,残高4米许。四角筑高大的角墩,今仍存高16米许,高出城墙一倍,下部夯筑,上部多土坯垒砌。西墙正中残留门洞一座,当属西门无疑。该城为汉代故城,经西凉、唐代两次加固维修。城内西北一隅今被用作油库,其余均辟为农田,地表无遗物可觅。1981年,敦煌故城(沙州故城)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悠久历史铸就辉煌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率大军击败河西匈奴,浑邪王率部降汉,河西走廊归入中原王朝版图。汉廷在河西置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区隶属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廷析酒泉郡地置敦煌郡,领敦煌、冥安等六县。为防御匈奴侵扰,汉廷在敦煌郡北部修筑了长城,与酒泉郡的长城相接。郡西部则建有玉门关和阳关,出关可通西域。两关之间也有长城和烽燧相连。敦煌成为中原通西域的门户和边防军事重镇。     

    东汉建立,窦融率河西归服。敦煌郡担负着防御匈奴进攻的重任。永初元年(107年)汉廷罢西域都护。元初七年(120年),又置护西域副校尉,代替西域都护主管西域事务,治所设在敦煌。敦煌遂成为中原王朝统辖西域的军政中心。敦煌太守实际上代行了护西域副校尉“西抚诸国,总护南北道”的职责。西域许多地方作为政治人质的王子就居留在敦煌,经过200多年的经营,从中原迁来的大族在敦煌逐渐立稳了脚跟。同时,中原文化也在这个地区扎下了根,以儒家经典为主的许多汉文典籍开始在这里传播。曾在长安师从名儒朱宠的张奂,晚年隐居乡里,传授儒学,有门徒1000多人,推动了儒学在敦煌的传播。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敦煌虽有近20年没有太守,但在当地大族控制下,保持了相对平衡。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前凉张骏时期,曾改敦煌为沙州。公元400年,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以后亡于北凉。前凉、西凉、北凉三政权先后统治河西地区时,比较注重谨修内政,安民保境,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崇尚儒学,兴办教育,使河西地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n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