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北京庙会的记忆:从元代
日月潭边的中原记忆(图
冬至年节的集体记忆(图
记忆碎片:八十年代伦理
保持记忆是人类尊严的需
元宵节:民族文化记忆的
历史深处打捞文化记忆 
记忆:贝·布托遇刺
你不知道的希特勒:博学
时代的记忆:80年代的舞
最新热门    
 
农耕记忆:为糊口早晚奔忙(图)

时间:2010-4-13 13:49:55  来源:大河报
忙活一天,晚上还得推磨,不推第二天就吃不成饭。

    如此辛苦,仅仅能糊住口,还得俭省着吃,一天能吃三顿饱饭,都算享受。现在人都怕吃油太多不健康,那时候,平时谁舍得吃油?过年才弄点油炸点东西吃。过年吃顿饺子,初一吃顿好面馍。很多人家“红薯糊涂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

    “民以食为天”,在那个时代,才能理解这话的深刻含义。糊住口,吃饱肚子,是天大的事,这种基本生活形态,对农民思维模式、情感生活都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农民的优点和缺点都与此息息相关。

    中耕收割样样够忙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人人耳熟能详,体现古人对农民、对劳动、对食物的强烈尊重。锄草,是庄稼中期管理的重要内容。草生命力旺盛,往往比庄稼长得还好。隐逸南山的陶渊明因疏于农事,闹得“草盛豆苗稀”,不得不大清早就去锄地,晚上才“戴月荷锄归”。

    锄草所用工具叫锄头,中原民俗园天工开物馆收藏了六七种锄头,有长柄,有短柄,“头”也各不相同,其中漏锄锄身中空,最为特别。锄头的历史也很悠久,据考古发现,战国时的锄头是呈六边形,宽而薄,两肩斜削,锄草效率高,也不会碰上庄稼。汉代则出现了“鹅脖锄”,近似三角形,与锄柄连接处长如鹅颈,人站着使用时,锄刃可以平贴地面,锄草轻快便捷。“鹅脖锄”设计合理,一直沿用至今,只不过锄身变成了半月形。

    漏锄是清代的发明,好处是锄草后把土“漏”回原处,锄地不翻土,锄过的地面光滑平整,有利于保墒。

    李绅以写《悯农》名传后世,但大概他对庄稼活儿并不在行。其实对于农民来说,中耕锄地,是相对轻松些的工作。收割、打场,都比这辛苦十倍。

    收割所用的镰刀,大概是所有农具中最小的,但却是最古老的。在农耕文明之前,镰刀就产生了,是采集经济的重要工具。最初的镰没有柄,称为“艾”,或“刈”,这种镰后世仍用,被称为“铚”或“手镰”,考古发现的西周手镰,体短而宽,呈蚌壳形,上部为弧形,下部有细锯齿,平刃,上端有空,可系绳套于手腕。“手镰”用于收割植物的穗头,为了收割秸秆,古人还发明了带柄的镰刀,数千年的发展,镰刀形状五花八门,有的近似三角形,有的近似半月形,还有长方形、梯形等,长短、宽窄也有很大变化。还有一些专门用途的镰刀,如?(pō)镰,两边有刃,双手执握,砍削禾草。还有一种推镰,把长条形铁刀装在带有轮子的架子上,架子带长柄,用力向前推,可以铲割作物。

    干过农活的人都知道,割麦是极辛苦的活儿。所谓“焦麦炸豆”,麦子不能割早了,但到一定时候,必须抓紧时间收割,起五更打黄昏,弯着腰在地里割一天麦,壮劳力也受不了。现在坐在电脑前还天天喊腰疼的人,要让他去割麦,只有哭的份儿了。

    辛辛苦苦割完麦,根本没有歇的时间,农村也不分啥周六周日,要赶忙把割下的麦子拉到场里垛起来,随后,桑木杈、石磙、木锨、簸箕、风车、竹筢子之类的农具就派上了用场。桑木杈就是桑树枝,但经过专门培育,令其长成三个枝杈,形状很优美,这种工具天然一体,木质柔韧,不易折断,主要用途是挑麦秸捆。替代桑木杈的,有荆杈、五齿木杈等。

    有太阳的时候,用桑木杈把麦秸摊开了,翻几遍,将麦穗晒焦了,拉来石磙碾,这样才能把麦籽碾掉、碾净。太阳不好的话,晒不焦碾不净,就得拿桑木杈把麦秸垛起来。那时候没塑料布,不垛起来一下雨麦就会出芽。

    终于晒好碾净了,场上的主角就变成了木锨,用这物件将混着壳的麦籽扬起来,利用风使其分离。干这活儿也得看天,没风干不成,一起风,老农就喊:“天儿来了,扬场!”如果实在没风,还有一样东西可以救急——大风车,一个超大的风箱,来点“人造风”扬场。

    场上的活儿,常赶在“当午”,比锄禾时劳动量大,自然更辛苦。干过这活儿的人,会对“粒粒皆辛苦”有最深刻的体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