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北京庙会的记忆:从元代
日月潭边的中原记忆(图
冬至年节的集体记忆(图
记忆碎片:八十年代伦理
保持记忆是人类尊严的需
元宵节:民族文化记忆的
历史深处打捞文化记忆 
记忆:贝·布托遇刺
你不知道的希特勒:博学
时代的记忆:80年代的舞
最新热门    
 
农耕记忆:为糊口早晚奔忙(图)

时间:2010-4-13 13:49:55  来源:大河报


    磨面筛罗晚上照忙

    “人是一盘磨,睡着就不饿。睡吧睡吧。”

    这是过去大贺庄老农哄孩子的话。困难的时候,很多人家是不做晚饭的。大人还能熬,小孩子就不行了,老人只好这样哄。一位挨过饿的老兄,听我说这顺口溜时十分愤怒:“那是胡扯,咋能不饿?!睡着了都能饿醒!”

    挨饿,有时是因缺粮,有时是因俭省,还有的时候是因为懒,没及时加工粮食。为了脱壳,也为了便于储存,几乎所有的粮食都被晒得又干又硬,要想吃到嘴里,必须经过加工——主要方式是用石磨磨成面。

    因为白天有别的农活,推磨一般都是晚上干。这是很辛苦的活儿,“推过石磨,谁体会不到那难受劲儿?!”老农们说。他们年轻的时候,生产队的牲畜为数不多,不可能让各家磨面用,因此都是人推。推磨一定要快,走得快面下得才快,越慢越累人,推完磨,人都大汗淋漓,“跟水里捞出来一样”。

    不同粮食,磨的难度不一样。红薯干、谷子好加工,两三遍就磨成了;小麦要四五遍才“磨干净”;豆面就得磨六七遍。磨小麦的话,一个人罗,两个人推磨,三四个小时,能磨30斤面。

    那时候,推磨是个重要的活儿,上工再累回家也要推磨,不然第二天就没饭吃。我们正采访贺恒仁等人时,老农贺仓银也来到现场,老人们想起了年轻时的一件趣事:他们几个人闹着玩,把贺仓银的腿弄伤了,贺仓银他娘愁得哭:这咋吃面啊?于是,四个惹了祸的朋友只好去帮他家推磨,一晌(半天)推了45斤。说起往事,贺仓银现在还很不忿:“你们磨的啥家伙啊?!都没法吃!”原来那四个人急于交差,没磨够遍,面很粗,难以下咽。

    现在说起来,推磨是件苦差事,“现在的年轻人,饿着也不会去推磨”,但如果与更早的时代相比,石磨其实也是农具史上的一件大发明、大进步。

    春秋战国以前,粮食加工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石磨盘,一是杵臼。所谓石磨盘,跟石磨不是一回事儿,由两个物件组成,一是石磨盘,一是石磨棒,两者研磨对谷物脱壳。我曾经见过新郑裴李岗出土的石磨盘,鞋底状,石磨棒则是一根圆润的石棒,使用痕迹很明显,中间凹陷,呈哑铃状,不知被使用了多少年。

    最早的杵臼据说是黄帝发明,相传黄帝“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在新石器早期遗址,发现有木杵、石杵,但没有发现臼,因此专家推断最初的臼确实是掘地而成:在地上挖一圆坑,夯实了,就成了臼。后来,出现了木臼、石臼。由于石杵质地坚硬,不易磨损,撞击力大,因此逐渐取代了木杵。用杵臼加工谷物,可以脱壳,也可以捣成粉。

    由于杵臼效率更高,逐渐取代了石磨盘的碾磨法,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粮食加工工具。当时生产力低下,农业技术也有限,最重要的作物是黍稷等,因为它们对生产环境要求不高,生长期较短,容易避过水旱灾害。加工这样的粮食,主要是脱壳,因此石磨盘和杵臼也很相宜。春秋之前,我们的祖先一直保持粒食习俗,所谓“麦饭豆羹”,别说黍稷,就是小麦,也是像大米那样煮饭吃,因此叫“麦饭”。这种饮食习惯,直到春秋战国末期,才因石磨的发明改变。

    磨最初叫“硙(wéi)”,据说是鲁班发明的,到汉代才称为“磨”,并迅速推广使用。磨用两扇圆柱体石头制成,下扇叫盘,固定不动;上扇叫杆,可以绕轴转动。上扇钻有磨眼,粮食粒通过磨眼流入磨膛,下扇可有龙纹作为磨齿,令粮食粒均匀分布,在转动时,将其磨成粉末。经罗筛和多次研磨,可以得到十分细的面粉。

    石磨将杵臼的上下运动改为旋转运动,变间歇工作为连续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是古代粮食加工的重大进步。把麦磨成面粉,就有了馒头、面条、饺子等各种面食,并成为最常见的食品。随着石磨的推广和不断改进,小麦种植逐渐发展,到南宋时成为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古代石磨技术曾有多次重要发展,比如水磨和连磨。水磨的基本构造是一个大型水轮,利用流水冲动水轮,带动石磨转动;连磨则是诸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