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白塔
最新热门    
 
白塔寺周边胡同的前朝旧迹(图)

时间:2010-4-15 11:14: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bsp; 朝天宫的面积相当恢弘,它北至现在的平安大街,南抵阜成门内大街,明末清初之际,朝天宫遗址已逐渐演化为一条条胡同,存在了三百多年的胡同,如今又在城市的改造中一条条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高楼广厦,狮子胡同没有了,东西廊下,还剩下南边的一半……过去当我从胡同里走过时,每每我都不能抑制住对扣人心弦的历史的回首,但愿在我徘徊在新起的楼群中时,那被时间锤炼出的隽永的历史,还会浮现在我的脑海。

    ■从阜成门内大街上看白塔寺,寺院比街面低数尺

    朝天宫已成为过去,但是朝天宫东侧,紧邻朝天宫的白塔,历史却对它多了一分眷顾。七百年前,一位尼泊尔的工匠,把这建筑风格浑然不同于中国的白塔,根植在这里时,大都城的百姓,面对着这庞然大物,还瞪着一双双惊诧的目光,但是白塔在中国的寺院里扎了根,变得那么随和,那么耐看,那么温柔。

    不一而足,清代的皇上还要仿照它的样式,在西苑的琼华岛上再建一座白塔,现在这座白塔深深地融入北京人的心中,也成了北京的象征。

    从阜成门内大街上看白塔寺,寺院比街面低数尺,仿佛寺院是被巨大的白塔,几百年压得沉陷于地下,其实不然,城市的路面在逐年升高,那是几百年沙尘暴带来的尘土。那是每一次皇帝出行垫道的黄土;那是经年累月维修路面加固的基石。白塔寺是阜成门内尚存的最古老的寺庙,“沉陷”是岁月在寺前留下的坐标。

    真正看懂白塔你要走到它的跟前。我一直喜欢从白塔和古老的中药店中间的那条名曰“白塔寺东夹道”的小巷穿行而过,过去还常常带上年幼的女儿,带上她,就是也想让她被历史熏陶一下,被古老感动一下。小巷的西侧是矮矮的红墙,东侧是低低的灰房,红墙里面巨大的白塔俯视着你,压将过来,周围的一切变得渺小。微风吹来,浸入鼻腔的是浓郁的中药芬芳,漫入耳骨的是曼妙的铃声,不身临其境,你怎么也不会想象,那巨大的白塔发出的声音竟是这般轻柔。听过这声音的北京人,我敢说,只一次便不会再忘,那是从远古传来的让你感动的铃声。白塔感动过多少人?

    元人重佛,辽代,这里就有寺,有塔,元世祖忽必烈,在寺中发现石匣﹑铜瓶,铜瓶内香水盈,满,色如玉浆,舍利坚圆,灿若金粟。世祖和皇后深受感动,下令重建白塔和寺院,于是,尼泊尔工匠阿尼哥大显身手,不但把异国的审美情趣传递给了北京人,还在白塔寺留下了一段中尼友谊的佳话。寺建好后,元代的不少皇帝临幸过这里,死后影像还要供奉在寺中。元代的寺院远比现在宏大,遗憾的是,到了元末,至正二十八年,不足一百年,寺庙同样毁于一场大火,元顺帝闻讯,潸然泪下。

    白塔寺紧挨着朝天宫,最大的巧合是,元代的白塔寺另一项功能竟然也是百官习仪的地方,所以元代的寺庙建筑“其殿阶栏楯,一如內廷之制。”明天顺二年,寺院重修,规格沿袭至今。

    白塔寺东夹道,行人冷落,车马稀。是都市里难得的一块闹中取静的地方,紧邻闹市,却没有尘世的喧嚣。几年不曾路过这里了,再次踯躅在巷中似乎是想寻找点什么,可自己也说不清我要找什么。好象我在体验着一种气息;好象我在寻觅着古老。白塔是古老的,古老像是陈年的茅台酒需要细细去品;古老像是“二泉映月”的旋律,带着丝丝的凄凉。

    白塔寺东夹道枝蔓出几条死巷,因为是不通行的,所以绝少有过路的行人,我以前也不曾进去过。有什么看头么?犹豫中刚刚转身,便身不由己地走了进去。一座座“深陷”于地表一米多深的跳井似的小院,古老的韵味十足。也许,有白塔就有这些院子了,白塔被不断地粉饰着,加固着,小院却被忽视着,冷落着。院子快被埋没,说明它的基石仍是古老的。仿佛每个院子都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神秘,喜﹑怒﹑忧﹑思﹑悲﹑恐﹑惊,小小的院子什么事清没发生过?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北京城最普通的老百姓,一生一世演绎着前人没有做完的梦,你去想吧,时间有多久,小小的院子故事就有多长。

    这一家小院,残破的门楼被几支爬山虎随意爬在上面,浓浓的绿意遮挡了几百年的荒芜;那一家小院,一棵硕大的枣树,浓荫洒满庭院,累累的果实挂在枝头,给古老带来无限的生机。我不由得想到秋风乍起时,“劈啪”的枣子落地的声音,那意境,没在四合院里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