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栏式是岭南地区原生、特有的一种建筑样式。建筑时首先打一排木桩,将桩柱埋入地下,在木桩上架地梁,地梁上铺地板,再在上面立柱,用竹木茅草把房子搭成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屋檐的倾角还要做得很大,以便防雨防晒。

曲尺式是两栋单层长方形坡顶房子成曲尺形连接,再把相对应的两面用矮墙围合起来,构成一个饲养牲畜的后院,使整个房屋占地面积又成为方形。

三合式是从北方传入广州的一种民居形式,在出土文物中所见数量并不多。1955年在先烈路出土的一件三合式陶屋,前为堂屋,内有佣人在舂米、簸米。两廊屋在后面。廊屋后墙间用矮墙围成后院。左边廊屋做厕所,右边廊屋做畜舍。
“干栏式”最乡土“楼阁式”最华丽“城堡式”最豪富
今天的广州,遍布着高楼大厦。每当白天的喧嚣散去,人流便分散汇入城市各个角落中。“安居”,对于这座城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平实不过的理想。那么,如果把时间向前推进2000年,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古人们如何在与今天繁华都市全然不同的环境中“安居”?广州出土的房屋模型,可帮助我们一窥古代广州人家门背后的生活。
&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