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明史》:学优不仕者,
研究撰述18年 《中国科
宋学与《宋论》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
也谈《宋代地域文化》的
编纂《清史》的两点刍议
从地域视野透析主流文化
宋史研究要点
【讨论】中国宋史研究会
白寿彝以90高龄完成《中
最新热门    
 
《宋史》中的一缕冤魂(图)

时间:2010-8-11 11:27:08  来源:济南日报
为鄂王,从政治上予其高度褒奖。秦桧是在害死岳飞14年后才寿终正寝的,高宗赵构竟然加封他为申王,谥忠献。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在韩侂胄的主持下,朝廷正式作出决定,削去秦桧的王爵,并把谥号改为缪丑(荒谬、丑恶)。贬秦的制词说:“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一时传诵,大快人心。韩侂胄的崇岳贬秦,大大鼓舞了主战派的士气,沉重打击了投降、妥协势力,为北上抗金做了舆论准备。

    再说兴兵北伐。韩侂胄主政后,朝廷中被排斥的主战官员得到起用,一直投闲置散、已是桑榆晚景的著名爱国志士辛弃疾、陆游重新进入朝廷视野。为了建立北伐的“统一战线”,朝廷对遭到整肃的道学人士采取了驰禁政策。韩侂胄更是置生死于度外,并“输家财二十万以助军”。应当说,在北伐决策过程中,韩侂胄在政治上的准备是充分的。赵宋朝廷南渡以来,由于长期偏安,文恬武嬉,不思恢复,以致武备不整,人才尽失,因此,此次北伐在军事准备上并不充分,战略上也有可资检讨之处。虽然战争开始阶段取得了局部胜利,但由于以上原因,特别是身处四川前线的指挥官吴曦和安丙,或叛变投敌,或钩心斗角,使得敌军得以全力攻淮,这次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努力,终于功亏一篑。

    韩侂胄的结局是悲惨的。南宋兵败之后,韩侂胄不仅被史弥远阴谋暗杀,而且将其头颅送给敌国“函首传边”。史弥远掌控朝廷大权后,不仅对外推行投降乞和政策,而且恢复了秦桧的申王、忠献“待遇”,并与金国订立了更加屈辱的“嘉定和议”。人们不解的是:在《宋史》中,卖国求荣、追捧秦桧的史弥远不是奸臣,而志在恢复、举兵抗金的韩侂胄倒成了奸臣?《宋史》的修撰者,若非抄袭史弥远改篡之史料,就是元代理学信徒之所为。诚如近代史学家邓之诚所说,韩侂胄并“不尽如宋史所诋”,说韩侂胄是权奸误国,“不免门户道学之见。”(《中华二千年史》)由此可见,理学之杀人,岂仅“存天理,灭人欲”,此亦显例之一。其实在当时,著名词人周密就曾提出异议,韩侂胄“身殒之后,众恶归焉;然其间是非,亦未尽然。”(《齐东野语》)在韩侂胄这里,“胜败乃兵家常事”没人提了,“不以成败论英雄”不适用了,《宋史》的修撰者竟然污蔑韩侂胄北伐抗金的动机系欲“立盖世功名以自固”,真是诛心之论。由此韩侂胄为奸臣,实在是被歪曲了的历史,应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了。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