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反思福建女子遭轮奸致死…
最新热门    
 
反思与发展:《文艺研究》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时间:2009-6-29 14:48:22  来源:不详
 

  蒋述卓(暨南大学教授):当前文艺界的生态环境出现一些问题:一、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文艺越来越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二、文艺越来越没有倾向性和批判;三、娱乐至上,娱乐致死,文艺缺乏深度,缺少意义;四、批评与创作不平衡,丧失中心批判,丧失审美。对此,要调整国家文化政策,提倡精品意识,强化“二为”意识,强调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识,提高文艺批评的地位、功能和形象。

 

关于批评的学术立场与精神向度

 

  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对古人及著作必须有了解之同情,批评要像朋友间的探讨。

 

  肖鹰:今天,学术生产的gdp很高,而生产出的产品价值却很低,因此有必要把批评的声音提到尖锐化的高度,一定要针砭时弊,强调学术的担当、文化的担当、社会的担当。真正做到敢于批评、善于批评。应当让尖锐的批评声音在坚持学术的声音中持续下去。

 

  蒋原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今天,批评变化成“阐释批评”。在阐释中,价值评判退场,只用理论话语进行阐释,用理论代替写作。其前景究竟如何,目前还难以判断。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在文艺多元化时代的今天,批评的标准很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因此重要的不在批评的标准,而在于批评的姿态。商榷探讨的姿态和惟我独尊的姿态,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文学批评诞生之初,就是以法官和导师身份出现的。进入现代社会后,对话与交流是人类认知文明的趋势,也是哲学发展创新的有效途径,表现在文学批评上,从法官、导师的身份转到对话交流的姿态,不再侧重是非判断,而重在建设性的指导,倡导建设性的批评。这种姿态,不是从否定和摧毁对象出发,而是从肯定与建设对象出发。当然,今天的批评生态差,文艺批评往往充斥着献媚、表扬、说大话和空话,这显然不是建设性的批评。建设性的批评应该是研究的、思考的和对话式的批评。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