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湖北大学馆藏古籍10000…
保护古籍:路漫漫,让我…
陈红彦:第二批全国古籍…
张志清:用传承文化恒心…
部分第二批“全国古籍重…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解读…
省部级领导集体参观“国…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观众逾…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跨越…
最新热门    
 
古籍版本鉴定人才面临断流 博士没摸过几本古书

时间:2009-7-3 13:44:31  来源:不详

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专家评审时,李致忠先生一抬头,看见周围皆是白发人,忍不住一阵心酸……

宋体> 

古籍版本鉴定人才面临“断流”

 

古籍的命运,注定将是逐渐失传?

 

  最近,记者在采访《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专家的过程中,发现我国古籍版本鉴定人才“老化”严重,面临“断流”。

 

今年71岁的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先生为此喟然长叹:“20年前,有国家领导人问我,一眼就能识别出一部古书的真假和年代的人,全国有几位?我说有10位,现在大概连8个人都不到了。”

 

博士生没摸过几本古书

 

  与专家的日渐老去和越来越稀少形成反差的,是远远没有完成的浩如烟海的古籍整理、鉴别和编目工程。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进入专家评审过程的短短十几天里,50岁的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部研究馆员赵前把眼睛给看伤了,“每天工作结束走出门去,看什么眼前都像蒙了一层雾似的,晕。”

 

  赵前是专家评审组中最年轻的一位。“60位左右的评审组专家中,连卧病的85岁的冯其庸先生都来帮忙看《红楼梦》的版本了!可真正能承受每天这样工作强度的只有二三十人,其中年纪最小的也50岁了。”李致忠先生说,评议正酣时,他一抬头,看见周围皆是白发人,忍不住一阵心酸,“我很着急!”

 

  “其实,我们高校里古籍版本专业每年毕业的博士生不少,但据我所知,其中大部分是写一篇论文就毕业了,从头到尾没有摸过几本古书。”李致忠先生直言不讳地批评。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