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湖北大学馆藏古籍10000…
保护古籍:路漫漫,让我…
陈红彦:第二批全国古籍…
张志清:用传承文化恒心…
部分第二批“全国古籍重…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解读…
省部级领导集体参观“国…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观众逾…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跨越…
最新热门    
 
古籍版本鉴定人才面临断流 博士没摸过几本古书

时间:2009-7-3 13:44:31  来源:不详
古籍版本一些绝活失传了

 

  “我们是与古籍共过患难的,所以古籍早已是生活中有切肤之感的一部分。”李致忠回忆说,自己从196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部,几乎在古书堆中待了一辈子。无论窗外如何锣鼓喧天,古籍部里总是岁月幽长。“文革”中,有人来找麻烦,时为古籍部主任的李致忠当时想了种种办法对付,目的只有一个:保护古籍不受损失。他说:“我这些古籍版本的知识得来不容易,所以更指望能传下去。”

 

  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沈乃文是“77级”高考生,被认为是新中国古籍版本“承前启后”的一代。沈乃文说,他亲历了拥150万册古籍之富的北大图书馆古籍部从边缘到“咸鱼翻身”的30年,但对未来并不乐观。

 

  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古籍版本的修复与保护并没有与科技水平的增长成正比,反而有一些绝活失传了,令人感觉太可惜。“古人补过的书,放在眼前你也看不出;敦煌的卷册上的字,就算扔到水里也不会有墨迹洇开;当时人们的全部智慧和才能都用在这上面。而对于现在许多做古籍研究的年轻人来说,古籍其实不在他们的生活之中,虽然做着这份职业,可在上班的8小时之外就和古人没关系了。”

 

  “现在的时代以西方文化为主体,传统文化的土壤不在了……将来对这些古籍的研究,肯定是极少数人的事情,有些书的命运,可能就是逐渐失传了。”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