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预告】月坛社区“国学…
美国女子未与市长打招呼…
美国银行职员因追捕并制…
《开心学国学——不可不…
珠海社区28块广告标语牌…
“国学”究竟是什么?史…
王学泰:关于国学的随想
吃桃大赛美国小伙夺冠 …
王晴佳:褒乎?贬乎?也…
月坛社区“国学教室”系…
最新热门    
 
美国学起中国古老的“诗歌政治”

时间:2009-8-6 14:45:49  来源:不详

  到了第20论谈判开始时,谈判的最后一个大障碍,有关设立中英联络小组的问题已经解决,周南提到打算将来请对方的伊文思大使去长江三峡旅游 ,引用了李白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此暗喻谈判已近大功告成。

 

  因为当时中英双方协议,谈判的内容和进程必须保密,任何一方都不得对外透露会谈情况,所以记者只能在这些“擦边球”的“猜谜游戏”中,搔爆脑袋,找出会谈的一鳞半爪。

 

  趣闻一则是:当时很多采访前途谈判的香港记者都买了《诗三百首》、《唐人万首绝句选》等书来傍身,以防周南诗兴一发,都可以实时查找有关诗句的出处和背后含义。记者当然可以如此“恶补”,但却苦了双方的翻译。

 

  香港《南华早报》在1990111日便曾刊了一篇长文,说:“他(周南)所引用的每句诗都具有特殊含义。周南先生充分利用了他对中国文学的丰富知识,恰如其分地用来描述会谈进展的情景。因此在谈判期间(英方)曾组织了一个专门小组,来研究周南所吟及引述的诗句,以图从中破解有关这场关系重大谈判进展的这些线索。”

 

  当然,今次奥巴马、希拉里、盖特纳说得那么“白”,相信也不用劳烦什么专门小组来做解读了。

 

中国的政治传统

 

  在政治对话和论述中加入诗词和古语,其实这更是中国一个从政的传统。孔子便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不单止是孔子用来勉励其儿子伯鱼用功读书时说的话,事实上,在他那个年代,《诗经》里的每一首诗,都是王公贵族说话时争相引用的时尚,更加是政治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