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贾平凹大赞曾轶可:她一…
王大可:品味季羡林的“…
最新热门    
 
宁可:历史上的中国

时间:2009-8-6 14:45:59  来源:不详
16倍,而最小水量时又正是农作物的需水期。春季农作物出苗初长的时候,水量小,加上这时华北气候易旱,干热风又使土壤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因此易形成春旱。华北的雨量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正是作物孕籽成熟期,这本对作物生长有利,但降水量各年不平衡,易于形成水、旱灾。东北地区雨季正值作物收割期,遇雨倒伏,粒脱霉变,很影响产量。总之,中国东部虽有广大的连片的农业区,但发展农业的条件并不算特别好,尤其是天灾对农业的影响甚大。

 

  中国矿产品多种多样,有的蕴藏量居世界前列。煤藏丰富,但集中在内蒙古、陕西、山西,距缺煤而又需煤的南方较远,运输是一大问题。铁矿多数品位低,以致需从国外输入大量优质矿石。石油在建国以后有重大发现,但目前已探明储量尚不足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有产量也嫌不足,新发现的新疆油田,开发较难,也有个运输问题。水力蕴藏量最大的地区是西南,而需电地区在东、北部,也有个电力输送问题。

 

  总之,中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尚称丰厚,但并非特别优越。而且由于人口众多,再丰富的自然资源,分之于众多的人口,也就失去了优势。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于社会的作用,在古代与今天是不一样的。第一,在古代,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第二,古代人口总量和密度比今天小,人均国土面积、人均耕地面积比今天大得多。然而,在核心地区一些人口众多密度较大的地方,人口的压力已经显现,先是黄河中下游,然后是长江中下游,到明清时期,人口的压力已遍及核心区各地。中国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在古代世界各国中也是较突出的。第三是生态平衡问题比现在好一些,森林覆盖率比现在高,水土流失情况比现在好,但黄河流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至少从汉朝开始就是一个问题了,水旱灾之频仍,其严重程度在古代世界也是少见的。至于土壤、气候等,与今天基本上差不多,耕地相对不甚充裕,这使得我国古代农业基本上面临着与今天同样的问题。

 

  作为工业重要原料的矿藏,在古代需要量远比现在为少。也许金银的产量有不足之处,这或许是中国古代不像其他地方一样,以贵金属金银作为铸币,而长期以铜钱作为主币的原因之一。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这种状况,对中国的历史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应该说,有不利的一面,但同样的自然条件也可以成为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面。

 

  作为一个大国,自然条件在各地不一样,影响到历史,就会出现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地方自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