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李国文:洋货的故事 探…
叶小文:唱响民族正气歌
季羡林生前从未发表过的…
港台散文:同文同种同情…
图文:百名女子参加穿高…
李国文:苏东坡的口福 …
白化文:《开心学国学—…
最新热门    
 
周笃文:古诗的新生命

时间:2009-8-11 11:36:02  来源:不详

宋体>1918年胡适之先生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断言:“这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所以中国这二千年只有些死文学。”在胡适及其同志之士的大力鼓吹下,挟着欧风美雨的优势,开辟出白话文的一方新天地,同时也建立了几乎牢不可破的排摒多的话语霸权。60年来,旧诗被主流文学所摒弃,在这种强势的白话文高压下,甚至连柳亚子先生这位诗坛飞将也不自信了。他在1944年写的《旧诗革命宣言》中说:“旧诗必亡”,“平仄的消失,极迟是五十年以内的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在风狂雨酷的半个多世纪里,备受煎熬的古诗群体仍在顽强地坚持着、守护着古诗的文脉,并以自己的声音呼应着时代的风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词学季刊》,首开以现代科学方研究词学之风。在牒谱、词乐、词律、词艺方面取得空前突破之时,还发表了大批忧国伤世、针砭时弊的佳作。涌现出像刘永济、夏承焘、龙榆生等杰出的学者和词家。同时一些优秀的诗人还获得当局的大奖。如邵祖平的《培风楼》集获得教育部一等奖。玉虬的《国声集》、《入蜀稿》等抗日诗词也于1943年与冯友兰、王力、曹禺、费孝通、周培源、华罗庚等同获教育部褒奖。至于新文学界的巨子如鲁迅、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等也创作了一批大受推崇的旧体诗词。

 

  粉碎四人帮以后,久受压制的传统诗词获得解放,顿呈井喷现象。中华诗词学会现有会员15000余人。地方各级的会员、诗友约在两百万人左右。以湖南汨罗为例,现有诗词人口6800余人,出版的个人诗集124部。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网络诗词尤为活跃。2003年建立的《中华诗词论坛网》已拥有会员43000余人。诗词网站的主题帖子总数达900万条之多。诗词之热,正在持久升温,成为文化阵线上一道越来越美丽的风景。

 

  新加坡的诗坛泰斗潘受先生曾说:“中国古诗是打不死的神蛇。”毛泽东也说过:“旧体诗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它何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我以为是同以下特点有关:

 

  首先是神奇的汉字:作为古诗载体的汉字,它具有象形、会意兼及某种程度的标音(如形声字)之特点。而且还有着超常的稳定性、灵活性与呈网状辐射的构词功能,以及词类活用等语法特点。因而最宜于表现诗词意象。能为它提供多元化的文本与广阔想象空间。上世纪的顶级诗人庞德,在谈到意象派的创造,从不讳言汉字对他的影响。他说:“我要译中国诗,正因为某些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出便很满足。他们不说教,不加陈述。”他把“从运用浓缩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