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军衔制历史:邓小平一言…
冯骥才:别让历史遗存变…
中国历史上的告老还乡制…
湖北当阳惊现清代精雕老…
张三丰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改革为何多失…
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历史…
百年历史的“渔鼓戏”
袁腾飞:历史不是艰深复…
差异在何处?大陆、台湾…
最新热门    
 
历史的意义是一种“确信”

时间:2009-8-20 11:52:19  来源:不详
他们看似豪情恣意地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其实却是被历史无情地作为道具的“小丑”。比如,清末的中国历史并不遥远,其中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整个民族的屈辱、历史现代性的展开等内容,它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与此相比,处于晚清“历史三峡”中的各路好汉便不免成了“大历史的小丑”。历史无从选择,大历史的走向不待人谋,人也谋不得。比如,晚清重臣李鸿章、张之洞,他们虽为一代英才,但面对气数将尽的清室帝国,也无力挽狂澜。

 

  他们失败的原因多半在于“历史三峡”本身的过渡性质。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作为历史缔造者的民众和英雄们完全失去了自身的历史主体性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人们无法逆转潮流,但却可以顺时势推进历史的进程,是顺势而为还是逆势而为就看各人的眼力和天资了。纵观诸多历史研究,历史上逆势而为者多,顺势而为者少,而且逆势而为者又多属于无意识的非自觉行为。因为历史的河流如黄河一样迂回曲折,它的走向难以轻松洞察,即使如李鸿章一样洞世事的人物也只能面对历史变局徒然惊叹。因此,有历史学家幽默地说,李鸿章生前曾说他所处的那段清末时代,是中国两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但对此变局的性质,我们的李中堂就稀里糊涂了。大历史的逻辑区别于个人逻辑。

 

  这大历史与小人物的纠缠,不禁让人心生困惑:历史不是身处其中的民众共同演绎的吗?如果是的话,大历史的逻辑为何总是与个人逻辑相背离呢?大历史的逻辑又是遵循着谁的逻辑呢?换句话说,历史是一种必然的、不可解释的现象吗?或者,历史本身亦不过是各种力量阴差阳错的“凑巧”。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历史的发展是“绝对精神”潜在内容的展现,是自在到自为的过程,是个有规律的、不断进步的必然过程,也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进步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历史发展的最高目的是自由。但是,自由是什么呢,是个体的自由还是一个民族的整体自由?与此不同,黄仁宇对历史走向的看法是:“我们虽不能在一分一秒的时间目击木叶之成长,在长时间却可以体会它在继续成长。而且无从后退”。然而,既然历史如草木成长,我们又何以保证长期之后“草木”不会枯萎而亡呢?更何况将历史比作草木生长,有着根本的不恰当之处,因为草木生长是外在于人的,而历史却恰好相反,人是身处于历史之中。其实,他的另一番话道出了实情。他说,“我们只能相信历史有它的用途,相信它的连续性和前后连贯,这样才能建立历史观”。这也就是说,历史与历史观的前提和核心是一个“确信”问题,如同我们必须确认人生是有意义的一样,我们也必须相信人类的历史是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我们寻找意义的过程就是意义本身。

责任编辑: 由之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