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第二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
陶东风:国学应取本义,即…
东方诗话学会学术大会在…
陶东风:“国学”应取本…
王邦维:季羡林的学术成…
江蓝生:追求融通与交叉…
知名人士频陷造假漩涡 …
“学问在中西之间”——…
中国文学思想史学术研讨…
文学研究、文化政治与人…
最新热门    
 
学术书如何走近大众?

时间:2009-8-22 11:24:08  来源:不详
明合著的《中国文学史》和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为例,前者自1996年初版到2006年,十年间销售量达20万册,2007年,复旦社又推出该书的修订版《中国文学史新著》,至今又已经达到1万多册。相较于《中国文学史》,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更为专业、学术性更强,但即便如此,从1998年第一版至今,该书也已卖出7万多套,11年里也在不断地重印。

 

  当然,并非一切好的学术著作都能够发挥它的经济效益,一些专业性太强的学术书因为受众面太小也常有亏损的现象出现。这样的时候,出版社要么以其他项目来做支撑,树立品牌,要么是梯式开发,充分利用该产品的衍生空间,进行相关新产品的开发。而后者,作为一种出版经营策略,更为出版社所重视。虽然其他的做法还在探索中,李岩强调,首先要转变观念,即使是学术书,也要对其进行产品线多重的立体性开发,多生产一些再生性的衍生产品,以期获得梯式开发的最大化。在介绍经验做法时,他提出一本学术书可做成多种形式,增加其附加值,如将传统的繁体竖排改成简体横排,或上下栏安排,上栏原典,下栏加入解读文字,或请名家撰写导读等,都是不错的途径。

 

  成功的大众化学术图书都是合适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再加上后期的有效宣传和推广,使大众接受并且购买,“学术书的经济效益则是自不待言的事情”,姜革文对此持乐观态度。尽管学术书相比一般图书出效益更难一些,对于出版人来说,除了做好产品本身和读者的营销工作之外,全社会对学术价值的认同和肯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过后者相较于前者而言,则更需积以时日,任重而道远了。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