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请说明汉字调整写法的意…
汉字“整形”,整的是咱…
张颐武:汉字“整形”,…
30多位文字学家呼吁叫停…
云南汉字整形开征民意 …
专家称汉字整形67%人赞…
中国拟对44个汉字整形引…
汉字人为整容反而弄巧成…
“汉字美容”的征求结果…
如何看待部分汉字“微调…
最新热门    
 
对汉字“动刀整形”:含泪跪求别瞎折腾

时间:2009-8-27 10:54:59  来源:不详
“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近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 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8月19日《天府早报》)

此前就有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要用10年时间恢复繁体字,结果引来网上一片质疑声,教育部也表示不会全面恢复繁体字。在是否恢复繁体字的争论稍微平息之时,教育部又在日前出台了此征求意见稿,拟对汉字“整形”。这不免让人禁不住想问:难道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非得要隔三差五出台个议案、意见稿?难道我们现在不改这些简体字,社会就不能正常交流,不能传承历史文化

人类和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要简洁、方便的传递和保存思想。文字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表达和交流思想,其本质不过就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用以表达特定意义的一系列声音和书面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特性。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推行简化汉字以来,使用简化汉字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同的、集体的自觉行为,人们已经“习惯”使用这套简化汉字。把“琴”字第一“横”改成“提”,“亲”字下面一“竖钩”改成一“竖”等,也许这种改法会让这些字更符合造字原理,更近似于古文字的写法,但对于我们这些用惯了、写惯了简体字的人来说,总是觉得看着、写着都别扭,对于一些忙于工作不经常学习汉字的人来说,看到这些字一定会觉着陌生,让人平白添堵。文字简便、用习惯了就行,改来改去实属没有必要,实属劳神费力之举,其意义又何在?

语言文字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但修改要有充分的理由,要使修改之后的字更好用、更科学。同时,修改也要考虑一个成本问题,毕竟修改汉字不是说政府下个文件就了事的,还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推广,需要花费较大的行政成本;对公民个人来说,也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去学习,学生又要花精力去学习新字;另外还涉及到各种有关设施、设备、书籍、标牌和印刷系统的更新,国家、企业、个人又要为此投入多少财力物力。由于新字在全社会的推广有一定过程,新旧两套字的存在肯定给人们交流带来一定混乱。

总之,文字改革涉及中国十几亿人,涉及方方面面,必须三思而后行。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说,还是不要去做无意义、得不偿失的修改为好,不要瞎折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