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关于陈寅恪先生之怀想
江西庐山举行陈寅恪逝世…
显赫而寂寥的国学大师:…
以虔诚之心作严谨之文—…
陈寅恪史学思想的精义
最新热门    
 
《陈寅恪与傅斯年》:追思乱世之悲歌

时间:2009-8-31 20:06:13  来源:不详
此时的傅斯年刚刚从德国柏林乘船穿越茫茫大海回国,按照计划应到北大任教,可是当时北大因学生运动开罪北洋军阀政府而被打压形同解体,北大灵魂人物蔡元培与胡适相继出走欧美,前途未卜的傅斯年在香港停留时被中山大学聘为国文、史学两系主任,虽与清华失之交臂(陈寅恪正在积极为其运作入清华教学),却并不影响其野心勃勃的开拓性人生。

 

陈、傅的合作与二人的辉煌相互叠加,始于两年后,傅斯年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所下设历史、语言、考古三组,陈寅恪为历史组组长,在史语所成立短期内均有令学界瞩目的作为:8000麻袋15万斤的清宫内阁大库档案,几经辗转,逃过被当做故纸毁掉的命运,在陈寅恪与傅斯年的斡旋下购入史语所,从而留下珍贵的《明清史料》;考古学家李济主持的考古组则发现并对安阳殷墟遗址进行大规模的科学挖掘,得到大量珍贵的头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等。

 

如果历史像平静的流水那样平稳发展,陈、傅的结局想必不会有如天地般巨大的差异,但是历史总是给世间留下不同的遗憾,日本入侵打碎了学术研究的辉煌,山河破碎,家国有难,安全与温饱都成了问题,做学问自然成了奢侈之事,很多研究在硝烟中搁浅,陈寅恪与傅斯年在南逃躲避战乱的过程中,走向不同方向。

 

坊间关于陈氏入清华前的史料单薄,因而诸多关于陈氏的传记多采取简单处理的省力方,此书在二人的前半生里没有偷懒,作者从别处入手,尽可能多的以相关的书信、笔记、回忆文章等来铺陈二人的幼年生活及留学生涯,通过辅以与二人关系密切的师友如梁启超、王国维、胡适、朱家骅、吴宓、顾颉刚、鲁迅等人来层层剥开错杂的历史事件,以多方面的文字还原两位学界巨子清晰、真实的轮廓,尤其开篇几章,作者不惜大量笔墨介绍陈、傅两家祖上及家学渊源,于我这等少文化的读者,通读难免有史料杂陈、罗嗦、无味之感,但是毕竟可以从二人不同的生活、教育环境为两位大师的不同天性做了侧面投影,只是,如若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再梳理得清晰、简练些,当令普通读者更多些方便。

 

《陈寅恪与傅斯年》,岳南/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