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展龙:简评《明代后期社…
朱小龙:汉字“整形”应…
王想龙:捉出高考作文中…
最新热门    
 
李云龙:《现代汉语小语典》对于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意义

时间:2009-9-4 15:40:47  来源:不详

宋体>2008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语汇学专家温端政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小语典》。这部语典具有确、新颖的理论支撑,照顾到了目前学界对于词、语特质的认识以及温端政先生对此的独到理解,并将其落实于语典编纂的整个过程。

 

  今天的图书市场上所出版的语典数量庞大。其中,既有着眼于某种语类的“成语词典”“歇后语词典”等工具书,也有侧重不同语类汇聚的“语典”“常用语词典”等工具书,它们并不都是很适合中小学生使用。中小学生的词语学习一般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试想,提供给学生的某个词语的近义或反义词语他并没有接触过,而只是在语典的刻板说解中遇到,他怎么会产生学习的兴趣,他对同其相近与相异之处又哪里会有源于语感的直观理解,以这种枯燥记忆的方式来学习的词语又能够让学生积累多少?学生对语汇的理解、区分、积累和词汇量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使用特定词语的语境,类似“近义、反义、结构”等知识,更多属于“死知识”的汇集,它们虽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然而这种提示所指向的是以语言分析为基础从而获取语言知识的“繁琐训练”,这在特别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新的课程理念看来,对于语汇能力的生成作用是有限的。

 

  目前对于词典用户行为的研究支持这一看Herbst和Stein认为,学生应该学会预测可能的错误,以便判断何时需要查阅词典;与此同时,Horsfall也从另外的角度提出,知晓何时不用词典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何时查阅词典与何时不用词典,都体现出了读者对于词典所应具备功能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某些语汇知识在工具书中是必备的,而某些语汇知识则需要排除在外。以此看待《小语典》的编纂,可以认为它在顺应《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求方面,做到了适当的内容选择和功能介入。提供语汇所包含的单字、单词和整个语条的释义(包括语源说解),配备例句,设置字形、读音等方面的简单提示,注明语类,构成了《小语典》的基本释义模式。上列微观设计中的不同层次,在很多同类语典中都有体现,但是,《小语典》所包括的设计层次,恰为多数语典设计层次的交集,它们是多数语文教育学者和语典编者所共同关注的语汇内容,属于基本释义模式的首要、关键之选。

 

  理解单字、单词和整个语条的释义,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表述:“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课程标准》在提到理解词语意义这一目标时,对实现途径也有所考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上下文、语言环境”对于意义、色彩理解和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支撑作用被特别关注。其实,近年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实践也已经关注到了语境的这种支撑作用。但是中小学生语文教材中部分语目所处的上下文却无法使学生据其理解语义,譬如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中有这样一句,“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费心机”,其上下文并没有描述“他”“枉费心机”的语句,实际上“不必为此枉费心机”只是“教授”劝诫性的表达,因此单纯依据教材中的语句并不能理解“枉费心机”的意义。对应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材编写情况,《小语典》在提供语目所出现的语句例证时,特别注意到了例句需要显示语目的句法、语义、语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