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塑人魂 启民智:《百年…
国图馆藏故事:镇馆之宝…
孔子故里曲阜馆藏档案向…
四国图书馆将四世纪中叶…
湖北大学馆藏古籍10000…
最新热门    
 
国图馆藏故事:镇馆之宝《永乐大典》

时间:2009-9-11 11:20:17  来源:不详
等较为安全的地方。1933年5月,教育部电令北平图书馆将宋元精本、《永乐大典》、明代实录等古籍南迁,以防不虞。接电后,北平图书馆即将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善本典籍运往上海,存放于公共租界仓库,并成立国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负责管理。1937年"八?一三"事变以后,上海沦陷,不久欧战爆发,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存放于上海的古籍安全遭到威胁。代理馆长袁同礼先生和上海办事处钱存训先生通过驻美国使馆与美国联系,决定将这批善本再做挑选之后运往美国寄存。选取的三千种书中有60册《永乐大典》,于太平洋战争发生之前运抵美国,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管。1965年这批善本转运台湾,目前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如今,在国家图书馆专门为存放《永乐大典》订做的楠木书柜中还为这60册《大典》预留了位置。

 

1949年,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永乐大典》的收集工作也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将11册《大典》赠还中国政府。文化部接受后即拨交北图收藏。除了政府拨交,一些重视文化遗产的爱国人士和藏书单位纷纷将自己收藏的《大典》交由北图集中收藏。1951年8月20日,周叔弢先生率先将家藏的一册《永乐大典》无偿捐献给国家并致信北图:"珠还合浦,化私为公,此亦中国人民应尽之天责也。"随之,赵元方先生也将家藏的一册《大典》捐赠出来。更令人感动的是在张元济先生的倡议下,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一致通过,将商务印书馆所属东方图书馆所藏21册《大典》赠送北图。此后,北京大学也将4册《大典》移送北图。广东文管会也移送3册。向北图捐赠《大典》的还有张季芗先生、金梁先生、徐伯郊先生、陈李蔼如先生,各一册。

 

此外,在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感动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赠还我国3册,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赠还52册,苏联科学院也通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移赠1册。这样67册远离故国的《大典》又回到了祖国怀抱,在北图"团聚"了。

 

《大典》的收集过程中还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1983年,在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发现了一册《永乐大典》,发现时《大典》的天头地脚部分已被剪下来做了鞋样,家中的老太太虽不识字,但从祖上因袭的敬字惜纸的传统,使这册《大典》的内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也可以算做《大典》流传过程中的一件幸事。得知此书的重要价值后,孙家将书送到了掖县文化馆,掖县文化馆将书又转送到北图,北图在收到此书后即由专业修复人员做了复原。这册流落在外多年的典籍终于与其他《大典》聚合了。

 

1912年第一批《永乐大典》入藏到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已拥有221册(含现存台湾的60册),超过全球藏量的半数,居各处收藏的首位。这些珍藏是由政府拨交、重视文化遗产的有识之士捐赠私藏、国际友人的友好赠还和几代图书馆人奔走寻访汇聚而成的。《永乐大典》现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善本库房内专为其定做的楠木书柜中,保存环境良好。同时,还组织了专业修复力量对其进行了修复,修复时坚持“整旧如旧”的原则,基本完整地保留了《永乐大典》成书时的原始风貌和特点,从而保证其资料价值和文物价值未因修复而受损。在做好原生性保护的基础上,国家图书馆还积极筹划,利用先进的影印和装帧技术,将《永乐大典》仿真再版。影印本严格按照原书的版式规格、纸张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