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郑渊洁:“教师节”去看…
青海:“母亲健康快车”…
校园内张帖急聘“三奶”…
最新热门    
 
“启蒙与救亡”的发明权:归李泽厚,还是舒衡哲?

时间:2009-9-18 11:00:24  来源:不详
  所以,根据这些历史回忆,李泽厚单方面地认为,其一,“说他(指舒衡哲)抄袭我倒是可能的”,其二,关于“谁抄袭谁”的问题,舒衡哲在此后与李泽厚的谋面中从来都没有当面论及此事。但另一方面的情况的确是,正如王若水为舒衡哲打抱不平所见,李泽厚是在与舒衡哲聊天当中“获悉”了这个观点,然后就发表文章“占为己有”,后者为此非常生气并专门撰文表示过抗议。由于资料所限,笔者并没有找到王文所说的这篇文章。还有论者如徐友渔也证明说,舒衡哲认定启蒙与救亡的学说是她首先提出来的,而李泽厚在宣扬和发挥这种观点时却“从不提她的名字”,从而使得该说的“发明权”被公认为是李泽厚。

 

  但究竟是李泽厚在与舒衡哲的交谈当中“获悉”了这个观点,还是舒衡哲从李泽厚的早期的见面当中“习得”了这一观点,我们作为“第三人”都不是当事人,没有足够的证据就无法给出准确的判断。但是目前的趋势,的确是一方面由于学术影响的原因,大多数人仍认为李泽厚才是最初的提出者,而且李泽厚是用现代汉语写作的思想者(而舒衡哲的影响最初主要在海外汉学界),他在国内的影响遍及了包括历史界的各个领域(他早期的许多文章大都发表在《历史研究》而非《哲学研究》上),但另一方面,支持舒衡哲的声音而今却愈来愈大甚至已有“既成事实”的趋势,这种在内心“同情弱者”的公论也成为了诟病李泽厚的事实来源。但是“公论”无论范围大小,往往都不能与史实相匹配,还是得回到事实本身去“求是”,尽管马克斯·韦伯意义上的价值中立立场是根本不可能实存的。

 

  在此,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我只是想给出两个基本判断。一个是“或然性”的判断:这个说法异曲同工地被提出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使舒衡哲曾声称1982年授课时就提出了此说,但是我们却可以发现,在1979李泽厚就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已明显包孕了这个说法的雏形,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论纲》当中,他早已明确指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发展的主流是由爱国而革命,即由抵抗外国侵略要求祖国富强而必须推翻满清政府,是为了国家的独立、自由、富强而革命,这与洛克、卢梭等人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独立、人权,为这些东西而斗争而革命,并不完全相同。国家的独立始终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主题”,用更明确的说法,“不仅革命派,当年的改良派将民权(如谭嗣同)、自由(如严复),也都为了‘救亡’,即为了反侵略争独立而提出的手段和方案,反帝救国成了整个中国近代思想的压倒一切的主题。”但可能的是,这个说法本来在李泽厚和舒衡哲的内心都是一个“模糊的共识”,在他们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见面的时候,启蒙与救亡的说法被相互激发了出来。不过可以肯定的事实还有,当时思想已日趋成熟的李泽厚早已在中国思想界“显山露水”,而舒衡哲在汉学界才刚刚“崭露头角”。

 

  另一个则是“必然性”的判断。无论是李泽厚所说的“启蒙与救亡”还是舒衡哲所论的“启蒙与救国”,其实所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我们暂且不论谁先提出,但是可以基本肯定,“变奏”的说法就是来自李泽厚。从比较的眼光看,李泽厚与舒衡哲论述的基本差异在于,其一,李泽厚明确提出了“压倒说”,从他早年认定“反帝”就是近代史首要命题始,就已经明确认定了救亡压倒了启蒙;其二,李泽厚试图将这种“压倒说”贯穿到对整个中国近代史的阐释当中,而显然舒衡哲还有如此恢宏的视角和阐释的野心。她更多聚焦于五四运动这场其所谓的“未完善的启蒙运动”上面(这近似于哈贝马斯“现代性尚未完成”的名论),尽管她也承认启蒙与救国形成了长期存在的张力结构,但却始终没有像李泽厚那样将相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