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网络流行生僻字:“囧”…
人大代表担忧:“黑训练…
道教协会副会长谈道教影…
周斌 李荣安:“书法教…
祁志祥:“导师”莫成“…
张志清:“大国学”与中…
台风红色紧急警报:“巨…
快讯:“巨爵”15日7时…
2010年中国七大金饭碗行…
汪代华:“尊师重教”切…
最新热门    
 
吴江:“不教书者不能当教授”本该是个常识

时间:2009-9-19 11:43:40  来源:不详

教育部相关规定,如果教授连续两年不承担教学任务,不为本科生上课将转为研究员,不能做教授。此外,还规定教授上讲台一年400学时的教学任务。

 

  然而,现实情形却是,“不上课”的教授非但自己不脸红,同样很少受到非难和指责,至于“教授不上课”现象更是普遍存在且被广泛认同了。诚然,大学教授这一职业本就有着不同于其他行当的特殊属性,例如无需坐班,再如不必考勤,而国内的教授更是被分为了“授课型”与“研究型”两类,科研任务多的可以少代课甚至不代课,也早已是教授行当的潜规则。于是,有了如此众多自由裁量,自由支配权,而又鲜有约束的教授们,最终发展到滥用这些自由权利,倒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了。

 

  现实中,高校教授追逐更能获利的项目,争相校外兼职早已不是什么个别例子,而是成为一种普遍生态,一头戴着教授的头衔,领着教授的待遇;一边却将本该操持本业的时间用于兼职,“教书授课”的本业反沦为第二副业。尤为滑稽的是,有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当对错的边界被“众皆如此”的普遍生态所混淆时,当职业的底线被“法不责众”的侥幸心态所突破时,自然便成就出一幅“对作错时错亦对”的图景:老老实实做好本业的教授反被视为没本事,至少也是不够灵活,不开窍;反倒是那些无暇授课的教授被视为有能力、有本事。如此背景下,“没有不逃课的学生,没有不兼职的教授”共同构成了当下高校里两道诡异的景观,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既然是教授,那么再赚钱的事业,再宏大的研究课题都必须服从于“教书授业”这一前提。事实上,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一流科研院所,即便是那些科研成果极为丰硕的一流教授们,他们都未曾离开七尺讲台,一些顶级的研究者甚至都坚持为最基础的本科生开课,怎么到了国内,并未成为一流研究者的教授们反倒集体不屑于为学生授课了呢。

 

  当然,作为自由人,教授同样应该有自己的人身选择权,假如真的认为有更高的人生目标,其实大可以放下教鞭,摘下教授帽子去放开手脚追逐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在这方面,教育部出台不教学不能做教授的规定,不仅有助于教授职业回归本位,其实也是给了教授们更多的选择和出口。

责任编辑: 林杏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