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明朝那些曲》引发读者…
破风水、断龙脉:盗墓史…
《清末民初人物丛谈》:…
《西游记潜规则》:那些…
该记取的远不止那些老房…
许世友墓前那些真真假假…
教宗三钟经前讲话中指出…
揭秘:季羡林何以精通那…
揭秘:季羡林何以精通那…
揭秘:季羡林何以精通那…
最新热门    
 
那些浸润在家国情怀中的爱国观

时间:2009-9-22 10:19:24  来源:不详
共和国60华诞的日子越来越近,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喜迎国庆的气氛越来越浓,就连市井百姓,也在绞尽脑汁想着为祖国母亲备上一份怎样的厚礼。 


  文化不同,表达爱国情怀的方式也各异。前些日子,《中国青年报》一则报道称,美国人的爱国表现和我们有很大不同。绝大部分美国人觉得爱国就是为美国感到自豪,他们觉得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能生活在美国非常好。美国人觉得爱国,就要转化到日常生活中,比如背一个有美国国旗的包和穿一件有美国国旗图案的衣服,所以在独立日那天,会有很多人穿星条旗图案的衣服。
  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习惯将国旗“穿”在身上,我们表达爱国的方式相对含蓄,不过,“爱国就要转化到日常生活中”的“美式观念”似乎值得借鉴一番。爱国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可以具化到为国庆精心准备一份厚礼,也可以细小到轻声送一句祝福。


  可以看到,在众多媒体关于“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报道里,“国家”这个宏大的概念被具象为“国”与“家”,不少媒体上“国·家”这个板块成了民众抒发爱国情怀的重要出口。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这些传唱的歌谣里无不透露着民众对“国”与“家”关系最本质的认知。在这种认知背后,凝聚着的其实是中国人精神气脉中最本真的“家国情怀”,而基于家国观念之上爱国情怀的释放,才是最朴实,也最容易打动人心的。


  “家国情怀”这个词听起来是那么古老,而事实上,“国”与“家”交融的观念并不古老,它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逐步在国人心中固化起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在中国人心目中,国与家是有疏离感的。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国是帝王天子的,跟百姓关系不大。由此,国事政治是皇家的事,并不是百姓的平常事,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尽管历史上有那么多帝王与民同乐的佳话,但那无非是一场场展示帝王统治之下盛世王朝的政治秀。而新中国的成立,真正让人民翻身做主人,“小家”的宁馨祥和与“大国”的风平浪静才真正声气相闻,这个时候,爱国与爱家才真正统一起来。在“家国情怀”的浸润之下,当每一个公民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给予他的福祉,感受到自己和国家息息相关之后,“我的传奇”才可能成为这个国家的传奇,“我”才可能和这个国家共同成长。


  或许因为这种现代的公民意识萌生较晚,中国人在释放爱国情感的时候,大多还依托于“大事件”的契机,比如奥运,比如地震,比如60年大庆等等。当这些“大事件”到来之时,爱国情感的释放无可比拟,但更多时候,它们都静悄悄地潜伏在角落里,没有完全转化到日常生活中来。


  当然,如果把爱国的视野放得更开一些,国人的爱国举动也并非全都处于被动状态。比如,平日里网络上喧嚣着的各式各样的“网友曝”,那也都是“公民意识”的释放。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爱国方式之一种。正因为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每一个公民才自觉承担起了监督并建设这个国家的使命。


  爱国的方式有千万种,而仅仅靠教化并不一定能培养出成熟的爱国方式。“家国情怀”是一种精神气脉,但它更是公民意识积累的结果。当新中国迎来60华诞的时候,我们更要看到,百年中国的新生与变革中“公民强,则中国强;公民智,则中国智”的价值所在。在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的路程里,公民身份的觉醒与长成注定是最重要的脉络之一,也注定是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必经之路。


  陈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