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何季民:遥看新中国“开…
仲伟民:茶叶改变世界
陈鲁民:学会“淡出”
李芳民:真情·知音·境…
邬时民:《水浒传》中的…
陈鲁民:当代文坛登龙七…
汤民:大学语文应当成为…
胡适与王重民:书信往来…
杨建民:郁达夫周作人的…
陈鲁民:呼唤当代冯梦龙
最新热门    
 
陈鲁民:“不红不紫”也挺好

时间:2009-10-21 10:45:10  来源:不详

    大红大紫,似乎是某些作家文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也有例外。作家苏童前不久表示:“我能够打理所有的小说,但是无法打理一个名作家的生活。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名气渐渐小了,我是一阵暗喜!我发现自己可以安静了,不用去应付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不红不紫是一个作家最好的状态,就像我现在就挺好。”(《中国青年报》8月19日

   

    用“红紫”来形容一个人的知名度确实很形象,一个名人的正常轨迹应当是先小红小紫,小有名气;继而是大红大紫,名扬天下;再就是慢慢淡出,不红不紫。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永恒规律,谁都不可能永远大红大紫。而一个真正有智慧的名人,是不会勉强自己总是保持在大红大紫状态的,他会很坦然地接受自己名气渐小、声望渐低的变化,愉快地生活在不红不紫的状态,不疾不徐地前行。

   

    苏童的确大红大紫过,十几年前,《园艺》《红粉》《妻妾成群》《已婚男人》和《离婚指南》接连问世,轰动一时。特别是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后,他简直是红得发紫,风头无二,凡有井水处,无不谈苏童。但名声也给他带来种种困惑,各种应酬烦不胜烦,违心的社交活动占去大量时间,登门拜访者和媒体采访者络绎不绝,这时他明白了大红大紫绝对是一把双刃剑。

   

    当然,名气也是有用的,如果一个作家与“红紫”不沾一点边,那也是一种悲哀,它很可能说明:你的作品没影响,没读者,成就没被社会承认;再进一步说,书商不会关照你,出版社拒绝出你的书,报刊不发你的文章,甚至连饭碗都会成问题。然而,当你在精心准备,默默前行,在充满底气地埋头创作时,名气带来的干扰,又确实只有负面的作用。所以苏童会说:“不红不紫是一个作家最好的状态。”这正说明,他还要继续往前走,甚至,还会重新起跳,以达到新的高度。

   

    可惜时下不少文化名流不谙此中三昧,他们不仅当初为了出名不择手段,大展心计,而且大红大紫后,不知急流勇退,企图永远保持高知名度,永当弄潮儿。当脸上的油彩已褪得差不多时,他们还觉得自己艳光照人,还在搔首弄姿,自我感觉良好。虽然他们不断在媒体上露面,仍然是大伙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过去是人们赞美的对象,如今却成了被人嘲弄的角色。如多少有一点苏童那样的悟性和睿智,也就不至于如此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那些“过气”名人,千万不要赖着不走,务必要适应角色变化,免得自取其辱。过去你可能是当仁不让的一号主角,群星拱月,光辉灿烂;但现在不同,演好配角,跑好龙套,在“不红不紫”状态中实现自身价值,也颇有意义,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编辑: 林杏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