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广东惠东发现一清代古桥…
租客留下破损房屋 房东…
山东发现隋唐时期精美石…
山东发现隋玉简《三十六…
山东发现隋玉简《36计》…
装修工因与房东发生纠纷…
房东发现租客被杀后借车…
房东发现租客被杀后借车…
最新热门    
 
肖东发:中国藏书文化的特点与发展

时间:2009-10-31 10:43:15  来源:不详
大规模的皇家征书汉武帝刘彻“开献书之路”开始,到清乾隆为修《四库全书》而在全国大规模的征书,大约有57位皇帝直接过问并参与征书、藏书事宜作为一种国家政府行为而实施。

 

  三是历代官府藏书因有政府权力与国库资财的强力支持而藏书丰厚、设施完善。隋开皇三年(533)牛弘在《清开献书之路表》中奏请朝廷“猥发明诏,兼开购赏”,收集典籍“必须勅之以天威,引之以微利”,凡献出异本书一卷者,就赏赐一匹绢作为报酬,待朝廷校定缮写之后,仍将旧本归还原主,这种权力加赏赐的征书办法,不但当时取得明显效果,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基本形成定制。

 

  四是官府藏书既网罗人才,又培养造就人才,推出一批学术成果。由于官府藏书地位显要,常作为中央决策的依据,教学和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抄写和印刷的底本,所以政府往往要集中一批当时学术界的权威和专门人才,以及一定数量的博士儒徒,加强对

 

  国家藏书的校勘、整理和编目工作。这些人不负众望,苦心孤诣,在整理藏书的同时也利用藏书编出了一批在学术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成果和国家书目。

 

  到了宋明两代,利用国家藏书培养人才的思想愈发明确。宋仁宗曾说“设三馆以育才”,“馆职所以待英俊”。明代大本堂是培养太子和诸王的重要课堂,文渊阁也是礼部和翰林院选拔官员的“储才重地”,利用藏书进修结业后,升任皇朝重要职务或外放高位地方官。此时的国家藏书馆阁已成为培养和储备统治阶级高级人才的基地。

 

  官府藏书普遍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深藏秘阁,基本不对社会开放,读者面十分有限,也可以说具有独占性,在封建社会仅为帝王及少数权贵所享用。西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太常苏昌把国家藏书私借给大司马霍山抄录、苏昌因此被罢官。其理由是诸子等书反对经术,非难圣人;谋臣奇策以及天官灾异、地形要塞也不宜诸侯王熟悉掌握。并且,由于其所处的中心地位,因而对历代各类藏书楼长期、总体的封闭性、保守性起着不容忽视的示范作用,进而对中国典籍与文化的传播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由于集中庋藏、地处政治中心的特点,使其极易遭受毁灭性灾难。历史上几乎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内乱外侮都使官府藏书严重受损,历代一些著名的“书厄”也大都是中央政府藏书的惨剧。官府藏书呈时断时续,旋聚旋散的状态,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历朝开国之初,百废俱兴,开国之君励精图治,国家便大量征集图书。藏书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中后期疏于管理,有些官吏甚至监守自盗。一遇战乱、特别是改朝换代之际,官府藏书往往惨遭灭顶之灾。代代往复,周而复始,呈现出周期性和阶段性,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成为一种规律。

 

私家藏书的贡献

 

  私家藏书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的地位,正如浩瀚的海洋不可缺少涓涓细流的汇入。许多珍贵的典籍正是通过私家藏书这一绵延不绝的渠道得以保存和流传。探讨藏书事业的历史作用,若抽象泛言之,则可以说其对我国历代的文化、教育事业无疑起着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还应该提及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