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
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即将…
德国汉学家顾彬:当代中…
“国际汉学与当代中国”…
法国汉学家施舟人:不要…
作协能否代表作家水准?…
著名汉学家饶宗颐悲痛写…
最新热门    
 
“仿汉学”更容易出活儿?一些国内学人盲目模仿跟风海外汉学

时间:2009-11-4 19:57:28  来源:不详

   

    “借用海外汉学的理论,往往更容易出活。”一位圈内人士对记者说。例如,海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近年来最大的变化是强调理论设置。一些海外学者眼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汉学界地位较低,便力图把主流学术所看重的社会学、政治学等的理论带进文学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研究视野。但拿来国内后,这种方法被匆忙地演变为从概念到概念的大而无当的论说。文学中的情感、审美等都被忽略不计,成了可任意按社会学、心理学理论拆解的冰冷之物。

   

    “这类‘仿汉学’并未提升研究品质,但出成果却是立竿见影。”一些学者提出,这一风气正在侵蚀年轻一代的学人。一些国内大学的文科学生,写论文也大谈现代性、文化冲突等等,充满浮躁的“汉学心态”,却没有扎实的论据与深入的思考。“很多学生读过几本时髦的汉学著作与西方理论,连《红楼梦》、《世说新语》都没碰过,却在论文中放言‘中国文化’!”

   

得靠扎实研究提升学术自信

   

    “西方汉学家就像是‘左手拿放大镜’、‘右手举手术刀’的学究,纯粹是把‘我们’当成学问来做的”。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陈跃红,曾在上世纪90年代访学荷兰莱顿大学,师从享誉西方的汉学名家,接受了非常严格的学术训练,可谓深得海外汉学“三昧”。他指出:汉学,在海外学者只是一个客观的研究对象,在他们心里,是找不到如本土学者那样关切国家民族命运、探究问题找寻出路的焦虑感的。

   

    “即便研究对象和某些方法大致相似,但海外汉学所研究的中国,与本土中国学科研究的中国,就学术目标、问题意识等等而言,都有着本质差异。”陈跃红教授说,海外汉学家所做的,是挖掘中国的资源(文本),力图证明他们所关注的“普遍性问题”;而本土学者却须承担起更大更严肃的使命。

   

    “现在‘仿汉学’成风,‘汉学心态’大盛,归根到底是缺乏学术自信的表现。”在温儒敏教授看来,借鉴外来学问可以,但问题的发现、建构和方法的选择,必须建立在自己扎实研究的基础之上。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