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论语》译话:有朋自远…
最新热门    
 
有朋自远方来之“朋”非今日朋友——《论语》首章阐微

时间:2009-11-20 21:26:59  来源:不详
其能得众,有众贤弟子相佐。

 

  《荀子·法行》载: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论语·述而》载,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卫灵公》载,子曰:“有教无类。”可见孔子招收门徒弟子,是不拘一格,来者不拒的。这种态度在今日看来是好的,但在当时,从《荀子》的记载来看,孔子却不太被人理解。联系上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的“不知”也许更可能是指孔子所招弟子门人品类过于驳杂,故而不为时人所理解。孔子的这一做法虽不受时人理解,但是对于那些出身卑贱、受人歧视而却得到孔子不倦教诲的弟子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老师的这一思想更值得珍爱、更值得感激的呢?出于这种切身的感受,在书的首章首列夫子坚持教无类、为此遭人误解也无所怨的言论,岂不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吗?更何况,在孔子这一夫子自道中,既显示了孔子学优得众的人生成就,也表现了孔子不被世俗理解犹能坚持真理、积极用世的高贵品格,因而将其置于全书之首用来引领人们去阅读《论语》,体会夫子之美,难道不是再合适不过的吗?!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