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网络文学:不关风化体,…
侯耀华回应代言嘴很硬:…
名人故居:不能牺牲在“…
饶宗颐:不仅天人合一 …
诸葛亮家庭财产清单:不…
郭敬明:不在乎韩寒说“…
书法申遗成功:不意味着…
朱小龙:不妨对“大学联…
李汉秋:不妨设中华情侣…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
最新热门    
 
五谷:不该被冷落的大家——读《郑振铎传》有感

时间:2009-11-27 11:56:47  来源:不详
俗文学研究的最早倡导者。传记写道:1920年,郑振铎在北京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利用改革后的《小说月报》作为代会刊。1921年,郑振铎从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白天在南站为车厢挂钩,晚上为《学灯》编稿,他在《学灯》上新辟了“儿童文学”专栏,这是中国现代报刊史上第一个儿童文学专栏。半年后,他又创办了《儿童世界》旬刊,这也是我国最早的真正的儿童文学期刊。

 

  从1923年开始,印着“编辑者郑振铎”的《小说月刊》整整出版了九年,直到日本侵略军轰炸上海商务印书馆才停办。郑振铎通过《小说月报》发现和培养了大批青年作家。巴金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就连载在1929年1至4月的《小说月报》上。小说连载完后,郑振铎在刊物最后一页上写道:“有好些人来信问巴金是谁,这连我们也不能知道……将来当更有受到热烈的评赞的机会的。”舒庆春在伦敦东方大学教汉语,业余写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他将写在作文本上的小说“马马虎虎地卷一卷”寄给了郑振铎。郑振铎读后立即给他回了快信,说稿子已经录用。舒庆春回信提出小说发表时署名“老舍”。于是,文坛上便有了“老舍”。

 

  在主编《小说月报》的同时,郑振铎自己创作了不少的小说、诗歌、童话和翻译,1926年底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早年他翻译了列宁的作品和《国际歌》歌词。研究和译述古希腊神话,先后译述了二十八篇,结成《恋爱的故事》出版。还翻译过泰戈尔的《新月集》和《飞鸟集》,撰写《太戈尔传》,是中国第一位介绍泰戈尔作品的人。他的《俄国文学史略》是第一部系统介绍俄国文学的专著。他更是用了四年的时间撰写了八十多万字的《文学大纲》,全书记述东西方文学各一半,中国文学占四分之一。陈福康评述:“此书彻底破除了陈腐荒谬的‘欧洲中心论’,我们有理由称它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世界文学通史!”

 

  郑振铎是著名的文献学家,整理、研究、发现了大量古代文献。陈福康在传记中介绍: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郑振铎处境危险,被迫赴欧洲躲避,借机查阅和研究被外国侵略者掠走的中华文献。他查阅了巴黎国家图书馆馆藏的中国小说与戏曲书,写成长篇研究报告,介绍了四十几种书籍。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他天天去看“变文”和其他罕见汉籍。当时,博物馆有规定,只准看不准抄录。他只得默默背一段,然后走到外面吸烟室记下来;他还请来同在伦敦的老舍、朱光潜等前来帮忙,轮流背诵默写。与此同时,他还孜孜不倦地做着中国古代剧作家的索引,撰写中国第一部介绍百年来国外重要田野考古发现的专著《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他还翻译了英国著名民俗学家的《民俗学浅说》一书。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郑振铎到燕京大学中文系当教授,兼清华大学教授。他与鲁迅、沈雁冰等人发起创办大型期刊《文学》杂志,不久又在北平与章靳以创办《文学季刊》,还在北平和上海参与创刊、编辑了《太白》半月刊、《水星》月刊。这四个刊物是三十年代文学运动的重要阵地。当时,北平与上海、学院与文坛,有一道无形的鸿沟。陈福康评说:“郑振铎就是两者间的一座桥梁。他分别参与南北这几个刊物的编辑活动,无形中就联结、团聚了南北作家。” 他还在两年内完成了经长期准备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陈福康称,鲁迅和郑振铎“他们都是中国现代木刻运动的导师”。他与鲁迅合作编印了六大册的《北平笺谱》,堪称民国时期艺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