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谷歌侵权门:是谁在给中…
文化部长:中国“非遗”…
孔子“出国”满五年 中…
邱实:为文贵简洁——略…
余英时:中国学术传统破…
追寻中国历代皇帝陵墓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
孔子出国满五年 中国圣…
孔子出国满五年 中国圣…
陈明宏 张国忠:中国大…
最新热门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诞生记

时间:2009-11-28 11:25:51  来源:不详
  6万个条目、6000万字、3万幅插图、1000幅地图……皇皇32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在3万名学术精英14年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努力下终于问世了。

 

  如果说,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出版圆了中国人的“百科梦”,树立了一座“中华文化的丰碑”,那么200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则是把最新最美的“百科梦”变成了现实。

 

总体框架世界首创

 

知识内容全面更新

 

  “编大书不容易,按时保质编成大书就更不容易。”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孙关龙说,“《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6版基本跟我们同时起步,但是到现在它还没出来,后来他们说不搞文字版了,搞网络版,至今网络版也没有见到。《俄罗斯百科全书》几乎跟我们前后脚,但是他们只出来几卷,我们现在32卷一次性全部出齐。”

 

  “第二版之所以能顺利地一次性出齐,依靠的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百科图书编纂中心副主任朱杰军说,“和许多国家的百科全书的编纂模式不同,我们的大百科全书是国家主持的文化工程,动员了全国学术界的力量,全力以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和第二版能够高效高质地完成,这是重要原因。”

 

  而在孙关龙看来,第二版能一次性出齐,和一开始就确立的富有预见性的总体框架分不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世界进入大科学时代,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丛生,按传统的各学科泾渭分明的近代科学分类已很难定位并划分体系。新的百科全书必须反映这一现实。

 

  “我们当时调查了学科分类法方案近百个,图书分类法方案也有几十个,逐个地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都不可取,最后确定了本体论与学科有机结合的原则。”孙关龙说:“我们二版搞的这个框架体系是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加学科论,这是一个创新,这个框架体系是我们二版首创的。就我现在掌握的材料,到目前为止也是世界百科全书历史上首创的一个体系。”这一知识框架体系有着基底扎实、稳定性好,开放性高、兼容性强、盖全率高、遗漏点少的优点,确保了《全书(第二版)》能够真正实现全面介绍人类知识。

 

  与这个体系相适应的是编排方式的彻底更新。第二版改变了第一版按学科门类、分卷出版的方法,采用汉语拼音排序,不仅符合国际编纂百科全书的通行做法,也减少了条目在不同卷中的重复性,更加便于读者检索查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