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吏比官贵:古代官场怪象…
李承贵:书院能否孵化出…
胡发贵:儒家重养老
最新热门    
 
叶培贵:浅析书法演进理路

时间:2009-11-30 14:27:58  来源:不详

 

 

 

书法 叶培贵

 

  书法的演进理路大约可以分为三种。魏晋至宋代渐次构建起来的“文人传统”,强调书法的精英文化品格,深含着对民族文化复兴的热烈企盼;清代构建的“碑学传统”,文革后又扩展为“民间书风传统”,赞美无名书迹的勃勃生机,体现出对权威秩序的挑战,充溢着肯定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意愿;借鉴改革开放后从欧美进入的前卫艺术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书法,其表现是放弃汉字的“制约”,以笔墨的抽象构成(乃至行为、观念)为表现方式,使书法成为“世界艺术”而非仅仅是“民族艺术”。这三种演进理路相互交融,形成当今书坛纷繁复杂的局面。

 

  每种演进理路都有很强的现实性,也都有其合理性。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指出,因“身份未明”而导致的书法在文教体系内的长期“缺席”,影响书法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相比于其他艺术门类,书法的学科基础和理论建设相对薄弱。

 

文人传统理当重建 重点在于如何挖掘与继承

 

  传承上千年的文人书法传统由宋代人最终构建而成,理论和实践遗产最为雄厚,社会接受基础也最好。明末清初“布衣文人”、“布衣艺术家”大量涌现,把原属精英的书法艺术拉向世俗生活。

 

  近代以来特别是文革的损毁,使当代一部分书家人文素养和知识构成与宋元以来文人有了巨大的差异。如果失去了人文素养和知识体系的支撑,仅从技术层面上而言,“文人传统”虚有其表。那么如何对“文人传统”进行挖掘和继承,是当代书家需深思的问题。我们应持开放的态度,这种开放态度,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承认它的非唯一性,尊重多元探索;其次不是简单地坚守,而是放开胸怀,吸纳有益元素,着眼继承后的创新;再者从文化复兴的系统工程入手,而非局部倡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碑学传统面临追问 经典是否可以无限度地扩展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