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王海鸰:择偶标准趋向现…
职业打假人王海举报农夫…
李旭光:读书二得
胡润“倒霉富豪榜”曝光…
央视曝光:手机待机也可…
林之光:日食时的异常天…
明廷强 林存光:董仲舒…
上海光启学校举办第二届…
杨光:《钱文忠解读〈三…
最新热门    
 
王海光:钱学森之问·名师·官帽

时间:2009-12-1 23:30:13  来源:不详
学”的比例如此悬殊,折射出在教育体制“行政化”情形下教师地位的尴尬。其中无非两种情况:一是行政领导挤占了本属一线教师的名额;二是教学一线优秀教师已大量“挤”进行政系列。第一种情况,不能说没有,但想来只是个别少数;更多的应还是“名师”戴“官帽”的情况。让优秀教师担任行政职务,往往被认为是对其教学和学术贡献的一种认可和奖励;而担任了行政职务,就能争取到更多利益和资源。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事实。

 

  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再三要求取消他们的行政和社会兼职,让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工作。现在,这种“迂阔”的声音早已消失,至少听不大到了。大家似乎对行政和社会兼职不仅不再厌烦,反而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这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不能不深思!

 

教学科研“平质化”

 

  “术业有专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任职行政,如果正经认真地干事,势必会影响专业的精进。但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说,高校行政系统不但掌握利益分配,而且掌握学术标准,进入其间自然比单打一地搞业务有利得多。这是两难选择。有不少教授兼任行政工作后,除了为自己“整合资源”,对服务他人只是应付了事,那就更加坏事。

 

  更要关注的是,在“行政化”的教育体制下,采取违背学术规律的“数量指标化”管理,结果带来教学与研究成果的“平质化”。在这种“平质化”的评价体系下,某些行政领导利用手中资源组织些写手照样可以“硕果累累”,如此,何谈钱学森先生所说的“培养杰出人才”?

 

  什么时候大量“名师”不再在乎戴“官帽”了,高校的行政人员回归专业服务的本职了,“培养杰出人才”也就有希望了。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