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王世襄:鸽子无声飞过
牛津大学柯律格:王世襄…
文物专家王世襄追思会在…
追思文物鉴赏奇人王世襄…
袁行霈悼王世襄:鸽哨声…
马未都忆王世襄:学问源…
袁行霈:鸽哨声歇——沉…
王世襄病逝享年95岁 追…
“活故宫”王世襄:散去…
中国第一玩家王世襄谢世…
最新热门    
 
追思王世襄:为赎中华国宝还 悬金求索不辞艰

时间:2009-12-11 12:24:10  来源:不详

 

 

 

抢救中国流失文物的先行者

 

——追思王世襄先生

 

  王世襄先生不幸因病去世,中国文化又少了一位大师,我们的悲恸之情难以言表。

 

  王世襄先生不仅仅是鉴赏家、收藏家,更是一位有文化尊严感和责任感的大学者。整整6年前,2003年12月3日,王世襄先生获“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因为他创造性的研究让一些被埋没的中国文化向世界重新绽现文明和智慧的光芒。王世襄先生创造性的工作还在于他为抢救流失文物做出的贡献,他是抢救中国流失文物的先行者,这一点不容忽略。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也进行了有计划、长时期、大规模的文化侵略。日军所到之处,上至国家级的博物馆、图书馆,下至私人藏室,均无一例外遭到野蛮洗劫与破坏。抗战结束后,王世襄即参与了防止文物外流和抢救流失文物回国的工作,可谓劳苦功高。

 

  此事可以追溯到1944年底,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由当时主持中国营造学社的梁思成先生负责,主要工作是编制《战区文物保存目录》,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明位置,防止文物和古建筑毁于战火。因为参与作战的还有美军,这份目录的翻译、校订即交由王世襄完成,当时他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助理研究员。抗战结束后,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的使命结束,遂改为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主要工作是清理、接受、搜集战争中散失的文物,并编制《战时文物损失目录》和《文物损失数量估价表》。

 

  1945年10月由马衡、梁思成推荐,王世襄担任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时年31岁。抵达北平后,王世襄在《华北日报》向社会各界通告登记损失文物的地点和申请追寻的截止时间。王世襄在《回忆抗战胜利后平津地区文物清理工作》里说:“自公元1945年日寇投降后,奔走调查,收回被劫夺重要文物、善本图书两三千件,其中不乏国之重宝,由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接受保管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