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敬伟:院士何以变成“…
王佳伟:“宁饮建业水,…
何耀伟:客观评论历史人…
吴伟:用好书向世界展示…
最新热门    
 
戴新伟:2009年这笔书账

时间:2010-1-12 10:18:03  来源:不详

 

 

 

写这篇一年总结时,恰好看到几本2010年的书,如《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袁敏),如关于黑泽明导演的《等云到》,若干年前小说家余华就推荐的波兰作家布鲁诺·舒尔茨的短篇集《鳄鱼街》。这些书是未来一年最初的重磅吧。很自然的想到了2009年初译林推出雷蒙德·卡佛《大教堂》的盛况,虽然这是一本早已出版过的小说集,我还是重读一过,并且约到于晓丹为卡佛写了一篇长文,于老师文中提到的卡佛小说的滋味——分别以前期的《我打电话的地方》和后期《大教堂》为代表,堪称发人深省。

 

小说

 

    当然,也有可能别人会认为2009年的重磅是《小团圆》,但对我个人的阅读不是。美国小说家罗斯说现在的读者不大愿意读小说,此番检点,发现我也是其中之一。不过,除了两种卡佛(《大教堂》和《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两位国外“70后”的小说好歹是啃完了的。一是日本青山七惠的《窗灯》,是她成名作《一个人的好天气》之前的作品,想必之下,《窗灯》里面的两个短篇,乃是文体上的青涩,然而一如既往的自然。扎迪·史密斯的《关于美》,虽然写得密密麻麻的,其中却有大量令人发笑的段落,刻薄,但不过火。她的新近一本翻译成中文的小说《签名收藏家》,不知道味道如何?

 

回忆录

 

    我对回忆录有种天生的好感,李锐女儿李南央编著的父母书信《父母昨日书》,是广东人民出版社“新史学”丛书的一种,不知道“新史学”是哪种新法,但这套书确实有不少可观的书籍,也不再是某个人的回忆录,而是群体的、时代的了。

 

    前文化部部长英若诚的回忆录《水流云在》,是美国学者康开丽为英氏做的自传,先出英文,再翻译为中文。这部书最早是在英若诚去世后董桥写的文章里得知的,结果这次一连看了两遍,从这位世家子弟与高级干部的一生里,可以略略了解一些历史的细节。比如他在狱中的生活,比如80年代的“文化外交”。另外一位文化人启功先生的回忆录,在2009年初作为启功文集推出,此番重读,依旧觉得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