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徐友渔:“国学热”的浅层与深层问题

时间:2010-3-5 22:12:36  来源:不详

  对传统文化和国学还有一种商业化的利用,就是认为可以把它用作经销策略,企业管理的理念,赚钱的招数。为企业家开办的“国学班”,就多半是在推销这种“文化赚钱术”。这种低俗的作法,既损害了国学的声誉,又误导了学员。谁都知道,儒学是与商业、经营、牟利格格不入的,儒家教导的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诚然,我们可以在儒学中找到一些诸如“诚信”这样的关于个人为人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教导,他们对包括企业家和商人在内的任何人都是有教益的,但一般的为人处世教导和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经管宝典”、“赚钱秘诀”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与那种大而无当、凌空蹈虚的倾向相反,也有很多人在复兴国学的活动中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其中我最为欣赏和钦佩的,是一批年轻学生在“一耽学堂”名号下从事的传播传统文化的工作。他们决心改变“读经热”、“国学热”中只有“热”而没有“读”和“学”的状况,以义工的方式组织义塾、晨读点等等,在中小学、社区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他们自己也坚持晨读,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他们不求名不求利,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不事张扬、平实低调的作风,他们面向民间、面向未来的考虑,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他们的身体力行表明他们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人。

 

必须研究和解决一些深层次的认识问题

 

  对于“国学热”的质疑、争论涉及的不仅是表浅层次的问题,因为人们对于复兴传统文化、弘扬国学本身持肯定性共识,但推动这种“热”的动力和目标有不同,与这种“热”相关的一些预设、前提论断涉及对于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中西文化的关系、民族特性与人类文明共性的关系等等深层次的大问题。如果在这些问题上能够达成比较正确和一致的看法,将有助于“国学热”保持恒温,稳定扩散,否则,免不了会热一阵就降温,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到头来无疾而终。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乏大搞“尊孔读经”而最后以闹剧收场的前例,弄得不好,这次也可能重蹈覆辙,充其量增添一点商业化、市场化的调料而已。

 

  深层次的问题很多,以下只是随便想到的几例。

 

  一、传统文化衰落,国学受到打压的原因

 

  许多人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知识分子,其实,他们对旧文化的批判,不论多么激烈,也只能算是知识分子在文化内部的争鸣。文化的发展需要争论、挑战、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批判说到底也是思想文化发展的自身秩序的表现,对传统文化真正的摧残来自行政干预和政治权力发动的大批判运动。其实,五四精神也是对当今中国有巨大影响的传统,用老传统否定新传统恐怕行不通,如果“国学热”意味着对五四启蒙和新文化运动的反攻倒算,那它肯定没有前途。

 

  二、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