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生活儒学的妙悟——品读…
《老子》哲学:做人要大…
复旦大学:半年内有望找…
怪兽物理学:奥特曼如何…
儒家思想与生态文明——…
中国百余儒学专家齐聚首…
第五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
“国际儒学论坛·2009”…
“百年儒学”学术研讨会…
儒学与城市文明对话:城…
最新热门    
 
儒学:会通中西哲学——体悟牟宗三哲学

时间:2010-3-8 18:02:19  来源:不详

 

 

 

《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程志华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43.00元

 

  在思想的百花园里,充满生命灵性的精神之花总是长开不败,徜徉其中我们会屡感美不胜收。作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牟宗三以其“道德的形上学”的建构成为这座思想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思想的“蜜蜂”不同于自然花园里凭借本能、为生存而酿蜜的蜜蜂,他们不仅忙碌并陶醉于“采蜜”、“酿蜜”的辛勤劳作之中,而且又常有“生花”之举,用新的“花朵”装点我们的思想花园。《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就是这样一朵“花朵”:程志华教授在“采蜜”的过程中,通过对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思想的整合重构,催生了新的“思想之花”:凸显了牟先生关于儒学是“道德生命学问”的界定,揭示了牟宗三哲学丰富的深层内蕴。

 

  牟宗三先生将中西哲学分别界定为“生命的学问”与“知识的学问”。他说,西方哲学是“外在的形上学”,无论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中世纪的神学,还是近代笛卡尔、莱布尼兹的哲学无一例外。西方哲学作为一种“知识的学问”,缺少“人本”之确立,这是其明显的不足。中国哲学则恰恰相反,一开始就将着眼点落在关心“这最烦的生命上”,落在“人本”的确立上,故形成为一种“生命的学问”。总的看,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层次,使之可以由低的层次不断向上翻,以致达于神圣。其中,儒家由内部心性而言道德实践之学,开拓了德性的觉醒,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与正宗;道家则是针对儒家而生发出来的“旁枝”;佛家精神则与治世无干。沿着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传衍脉络进行疏解,牟宗三发现,凡是遵从儒家的道德实践理性原则的时代都是“长寿”的,是民族生命与文化生命得到谐和统一的时代,反之则是恶劣的、悲剧的和“短命”的时代。

 

  在牟宗三,分判是为了实现会通。他认为,“知识的学问”与“生命的学问”相互区别,各有所长,不能互相取代,而应当实现会通。“知识的学问”对应的是科学,“生命的学问”对应的是哲学,因此要经历“翻山越岭”的工夫方能脱离科学的束缚而建立哲学,牟宗三称此为“寂寞中见独体”。他援引了刘宗周对《中庸》“独体”思想的界定,并给予崭新的诠释。所谓“独体”,其实也就是“良知”,依照牟宗三的“直觉”、“体悟”,“良知”本体必然要“凸出”、“冲破”其原初的混沌状态(即“寂寞”),这便是“寂寞中见独体”。在他看来,“独体”之“见”即“表现”,它包括三个层次:“赤裸的生命之情欲方面的蠢动与冲破”、“生命之智慧方面的烛照与欣赏”、“生命之道德方面的实践与参赞”。第一个层次是起码的“生物的独体”,它冲破其所处的背景或环境,从生活中抽象出“生命”来,但是却找不到“生命”的“根”,从而无法安顿“生命”。第二个层次是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开启的逻辑智慧之路,他们着眼于“自然”,依凭其理智去猜测和把握宇宙本体,从而成就了科学。但在这一层次,人只能将“生命”的安顿寄托于“外境”,“独体”自己仍无法得到永恒的安顿。惟有最后一个层次才把那个“非理性的生命”予以理性的安顿与“润泽”,才使非理性的变成了理性的。至此,“生命”有了安顿,“独体”会永远维系于不坠。而且,这一层次的“独体”还构成了对前两层的统摄,进而也构成了对所有文化类型的统摄。在此意义上,这三个层次所体现的层级是“生命”的“往上翻”。既然最高层次的“独体”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