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万名弟子精选50 少林寺…
濮存昕低调现身 少林弟…
寺院住持圆寂留下巨额遗…
上饶“佛门弟子”也爱3…
谁击垮了小品王赵本山?…
谁击垮了小品王赵本山?…
卢毅:章门弟子与中国近…
梦参长老赴福建厦门弘法…
少林俗家弟子击晕泰国拳…
关门弟子回忆:史树青的…
最新热门    
 
孔门弟子颜回 守礼君子堪为“好学生”的楷模

时间:2010-4-9 11:06:12  来源:不详
正是从古至今“好学生”的基本指标吗?

 

颜回还因其德行,备受夫子的称赞。从《论语》记述可知,夫子罕以“仁”称许他人,对于子路、冉求,甚至也有德行之称的冉雍,夫子都说“不知其仁”——即不认为他们够得上“仁”的层次。然而,颜回却是唯一得到夫子称“仁”的弟子:“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呀,他的心长久不离开仁,其他弟子只不过偶尔接近仁罢了。)关于颜回“仁”的表现,或见诸《论语》的这则记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回向夫子请教“仁”,夫子告诉他,克制自己以符合礼就是仁,一旦这么做了,天下的人便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要靠自己,具体来说就是:凡是不合乎礼的,就勿看、勿听、勿说、勿做。颜回说,我虽然迟钝,也请让我照此教导去实行罢。践行这“四勿”当然不太容易,不过,看来颜回严格约束自己,持之不懈,真的做到了(怎么做的事迹,《论语》没有具体记述)。可能正因为此,夫子便称许他“其心三月不违仁”。后世(元代)颜回被封谥为“复圣公”,想必也是这个原故。

 

孔子曾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得到任用,就出来从政行道,遭受弃置,便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孔子是积极用世的人,得君行道是他孜孜以求的,“舍之则藏”则非其所愿,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然的话,夫子为什么要携众弟子,风尘仆仆周游列国、栖栖皇皇干谒诸侯呢?(司马迁说孔子“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显然是夸大了。)夫子说这话,可能是针对弟子中的两种人,一种是过分汲汲于仕进者,另一种是宁愿不仕而隐者。对于“行”与“藏”,夫子认为只有颜回和他一样把握得当。可是,颜回终其一生,却未曾有过“用之则行”的实际,似乎始终处于“舍之则藏”的状态。这是什么原故呢?《庄子·让王》中有此一说——

 

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

 

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郊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

 

按照如此说法,颜回是自己不愿出仕(当官),且得到孔子的赞赏。这跟《论语》中孔子所说的“用之则行”相悖,不足为信。在《庄子》一书中,屡有借孔子及颜回之名申言道家理念,此为一例(《让王》篇系庄子后学弟子所撰)。但颜回未曾“仕”也确是事实,可能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