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学(…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学(…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学(…
【国学小知识】什么是正…
周文斌:培养博学多术的…
龚鹏程:从西学到国学,…
“发展国学是为了解决现…
国学学科建设访谈:国学…
学术随笔:“国学”概念…
内地、台湾、香港教育人…
最新热门    
 
《读国学用国学》:精神价值是国学的根

时间:2010-5-27 11:36:15  来源:不详
对中国文化中的“天”、“道”却是置之不理。我们的文化从源头开始,就是“仁”与“智”的纠缠,“体”和“用”的不分,“道”和“术”的难辨。如果仅仅把“智”、“术”、“用”从中单独抽取出来,而忽略了其中“道”、“体”和“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根本没有抓住中国文化的宏旨。

 

    正因为此,作者说:“这不是一本推陈出新的书,而是一本向源头回归的书。”但在我看来,这本书中所体现的回归,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要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展开创造性的对话。《尚书》中曾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但是“周邦”所谓的“新命”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靠人不断地去探幽发微,阐发新意。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哲学,要“接着讲”,不能“照着讲”。而“接着讲”,并不是空发臆想,随意揣摩,而是要以“照着讲”的方式和姿态去“接着讲”,不如此,就无法做到“阐旧邦以辅新命”,更无法做到“在一定分寸上熄灭,又在一定分寸上燃烧”。

 

    从多重视野对中国传统的源头文化进行观照,是此书最大的特色。作者不仅站在现代的角度阐述古代文化的现代价值,而且还在中西方文化比较中的凸现中国文化的自身魅力,指出我们的文化优势是什么,劣势又在哪里。比如,在阐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时候,作者将中国人的“阴阳思维”与西方人的“直线思维”进行了对比。并指出,西方人在“直线思维”的影响下拥有了科学,而中国人在“阴阳思维”下拥有了智慧和谋略。科学不能替代智慧,智慧也不能替代科学,两种文化根本不能放在一个平台上来分辨优劣,只能说各有千秋。正如作者说的,文化本是“无待”的,没有对待,何谈优劣?

 

    文化立国,首先是信仰立国。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着深刻的两面性。所谓的精华和糟粕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更多的时候则是:精华往往是糟粕,劣势恰恰可能正是优势。一味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疑是把文化这样一个有机体进行片面地拆解。所以说,一味地“用国学”,而不能心平气和地“讲国学”,仍然透视着我们这个从近代走来的多灾多难的民族的功利心态和自卑心理。“无心恰恰用,有心恰恰无”。所以,目前所迫切的,仍然是平心静气地去了解我们的文化。本书在这方面无疑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读国学用国学——到中华文化的源头寻找智慧》,祝和军著,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