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尔铁姆在大巴上低着头,对照着志愿者写下的分解笔画,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不断地临摹着3个汉字:早上好。“‘好’的右半边是不是像‘3’一样?”他抬起头问身旁的志愿者孙晓慧。一上车,他就对孙晓慧说:“今晚,祝你……胃口好。”“从见到我们开始,他就要学汉语,前天晚上还缠着我给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孙晓慧对本报记者说。“我的中国名字叫安杰,这很酷。”尔铁姆努力用汉语介绍他的新名字。
胡主席的小客人
尔铁姆和他的近500名伙伴们,作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的客人,7月31日来到中国。在10天的行程中,他们将在北京、青岛和大连3个城市初识中国,感受中国文化和艺术。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邀请1500名中国地震灾区少年赴俄疗养。作为回应,胡锦涛主席去年邀请1000名俄罗斯中小学生到中国参加夏令营。经双方商定,计划分今明两年实施,预计明年还有约500名俄罗斯中小学生来华。
“这次中国之行可以让学生们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触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俄两国老一辈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将由他们继续传承下去。”俄方代表团团长马尔佐耶夫说。61岁的他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主任,该中心在过去两年中共接待近千名中国四川等地震灾区的孩子。
在欢迎晚宴上,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说:“你们是总统的民间大使,主席的小客人,是两国友谊和平的传承者,将载入中俄现代友谊的史册。中俄两国是友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两国相互学习了解、建立友谊是为了和平。希望你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承担好和平使者的使命。”
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陶米恒说:“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灿烂的文明和现代化的城市,对于你们大多数人来说这是第一次来中国,希望你们能和中国人民有很好的交流。未来你们中的一些人也许会选择学习汉语,甚至会到中国来工作和生活,你们还会第二次、第三次来到中国,相信每一次你们都会更多地认识和了解中国。”
不少都是汉语迷
今年是俄罗斯“汉语年”。同尔铁姆一样,俄罗斯学生们对学习汉语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喜欢中国画的尼基塔今年15岁,可学习汉语已经5年。他上学的赤塔第四中学是从9年级开始教授汉语课程,但尼基塔5年级就开始学汉语了,父母给了他很大的支持。“我喜欢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向往长城很久了,它十分雄伟。天安门也很漂亮。我长大后要到北大学汉语,要在北京工作!”尼基塔说。
康凯丽学习汉语3年了。她来自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她说,那里有非常好的孔子学院,学汉语的人也很多。康凯丽已经第四次来中国,她说中国人很热情,她喜欢中国的文化氛围。“我的专业是中国经济。我今后一定要来中国,从事贸易工作。”她坚定地说。
中国结编起来
除了汉语,百工坊博物馆的中国传统工艺和老舍茶馆的民族文化表演也丰富了俄罗斯学生们的“中国印象”。
在百工坊博物馆,孩子们参观了体现不同风格、品种和流派的艺术珍品后,学起了编织中国结。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他们全神贯注地学,然后把自己编的中国结戴在手腕上。“我喜欢这个,这是我自己做的,我会把它带回俄罗斯去。”小玛莎晃动着手腕上的中国结炫耀起来。
在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老舍茶馆,他们喝大碗茶(见图,商旸摄)、嗑瓜子、品宫廷茶点、尝北京风味小吃,还欣赏了一台汇聚京剧、曲艺、杂技、魔术、变脸等中国传统艺术的演出。
(本报北京8月4日电)
本报大连8月4日电 (记者王金海) 8月4日上午,300名俄罗斯中小学生抵达大连,迎接他们的是热烈的掌声和美丽的鲜花。俄罗斯中小学生夏令营代表团一行近500人在中国展开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其中300名中小学生在大连开始为期4天的“浪漫之旅”;另外200名到达青岛。
大连为300名俄罗斯中小学生的“浪漫之旅”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包括游览大连夜景、中苏友谊塔、胜利塔、旅顺博物馆,参观极地海洋动物馆、金石滩蜡像馆,观赏大连杂技团和大连模特学校演出,并与大连十五中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模特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