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古村发现清同治年禁止赌
海南出台新规:广告词篡
柬埔寨人民请求政府禁止
圣座新闻室就禁止集束炸
教宗主日三钟经讲话谈教
海南三亚南山寺金玉观音
教宗对《禁止集束炸弹条
台湾天主教专家吁禁止代
意见征集:如何看待香港
海南定安诞生“粽子王”
最新热门    
 
海南禁止广告篡改成语引争议 理应封杀还是宽容?

时间:2010-8-12 10:11:05  来源:不详
广告词,言简意赅,很容易被消费者记住,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反对这一做法最常见也最惯用的理由莫过于说其不利于健康文

明的发展,会误导青少年。但我觉得,这事得两说着。

 

  正确的成语,青少年会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逐渐学会。而如果一些篡改后的成语被青少年先认识,我相信,他们的父母、亲友、老师也会在第一时间把正确的教给他们。即便是没及时告诉他们,等他们将来遇到正确的时,一比对,问题自然就清楚了。实际上,在孩子尚未接触到正确成语之前,其实不必怕他们出错。为什么语文考试中会通常设置改错题?就是对正确知识的强化巩固记忆。而篡改成语的广告词,其实就是生活中的“改错题”。青少年在经过学习比对之后,哪个是错,哪个是对,一目了然。不可能有哪个孩子会坚持错误固执一辈子,会因为篡改的成语而影响其健康成长。

 

  广告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经济传播手段。对广告词的规范,既要考虑到语言的通用性,也要考虑其艺术性和经济效益。我认为,如果广告用语不庸俗、低俗、媚俗,我看,就完全没必要对它们上纲上线,扼杀广告创意,影响广告效果。从这点来说,政府主管部门也没必要对广告篡改成语现象大动干戈。(陈莉)

 

  ■观察

 

  实质上是正统文化和广告文化之争

 

  将成语根据谐音篡改成广告词,并不像有些人所担心的那样,会造成学生学习成语上的混乱。笔者就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以我的经验,还没发现学生有这方面的困惑。事实上,中国的成语每一个都有其确切的来历故事和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学生在学习成语的时候,必须要了解这些,否则便很难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一旦成语的汉字组成因谐音有所改变,文化背景及其所处的环境便立刻随之改变,这就很难再有原先成语的固有内涵,人们马上就会理解这种“再生成语”的广告背景。譬如对于成语“口蜜腹剑”和某口服液广告词“口蜜腹健”,一般来说学生是不会混淆的,除非学习成语的时候不了解成语的意思。这就是说,原先的成语及被篡改了的成语各有其文化内涵,两者只是谐音上的接近,在理解上不会产生混乱。

 

  关于广告词篡改成语的争论,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之争——成语所处文化背景和环境上的改变,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另外一种文化——广告文化,尽管这种广告文化既有独创性又符合产品的形象特征,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于理解正统成语文化的一部分人来说,广告文化不仅是对成语字面的篡改,更是一种文化的篡改,是对正统文化的严重挑战。在他们看来,作为正统文化的成语文化,是不可更改的,任何更改都是亵渎,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广博深入,文化必然细化,不可能固守一隅、一成不变。广告文化就是传统成语文化和现代营销文化相结合下的产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