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8月24日 北宋文学家苏轼
理学家张载的守墓人(1)
著名历史学家王觉非教授
科学家称仅1/3时间做科
助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1917年8月9日 我国当代
8月10日 光绪帝要求内外
五夫镇:朱熹的故地 理学
7月26日 李自成九宫山遇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学员在
最新热门    
 
理学家张载的守墓人(2)

时间:2010-8-22 11:14:40  来源:不详

为祭祀先祖买路九里三

张载后人回到眉县后,精心地保护着张子祠堂和张载坟茔。

张世敏告诉记者,乾隆时期,为到大镇先祖墓地祭祀,张氏家族买下了从横渠到大镇墓地九里三的路,墓地达100亩。眉县和凤翔两脉张载后裔长房去世后要埋大镇祖坟。直到1958年前,张氏家族雇当地人看守墓地,报酬为提供20亩旱地供其种植。由于保护得好,墓地中古木成林,树径有一抱粗。眉县和凤翔两支脉三年联合到大镇一大祭,其他年两脉各自祭祀。

1958年后,墓地古树被砍,地被占,最后只剩有9亩。祭祀活动也被迫中断。虽然1962年后祭祀活动曾恢复了几年,但随着“文革”的到来,再次中断。

从1981年起,张载27世孙拿着印版和家谱,开始向有关部门反映,要求保护张载墓地和张子祠、横渠书院等。1985年,占用张子祠、横渠书院等的单位开始搬出。1990年,由张氏家族出资在去大镇墓地的路口上盖了两间土木结构的瓦房,供守墓人居住。文物部门给守墓人支付工资。

1995年,西柿林村张氏家族和凤翔张氏家族,恢复每三年联合一大祭的清明扫墓。每次到了这年的清明节,参加扫墓的人两辆大轿车都拉不完,有的人还要骑摩托车、开私家车去。

1999年以来,眉县有关部门先后筹资400多万元,修复了张载祠、张载墓,并恢复了横渠书院。张载墓地恢复到37亩,由文物部门雇人看守。

自1991年以来,眉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张载关学思想研讨会”,在我国周边,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8世月会解决族内问题

作为张载后裔,特别是别人提起张载时,他们深为有张载这样的先人感到自豪。但他们不张扬,不用先人装饰自己。他们只记在心中,言行上恪守先人的教诲。

张载28世孙张世魁告诉记者,张载后裔少有混日子的,多朴实、诚实。2000年,他在汤峪镇政府工作时,有在外开公司的同学叫他去,每月3000元工资,远高于在镇政府的收入。他回来告诉父亲。父亲说,要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领悟做人道理,干事要有雄心,要定位高一些。张世魁心想,咱一个镇政府小干事,哪能考虑张载“四为”那么大的事。当他向自己的中学老师谈到这事时,老师说,你是张载后裔,先人思想境界那么高,你的眼光要超前,对自己应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他因此认识到,人无论地位高低,要把自己该干的事办好,不能眼高手低。

负责村民民事调解的村委会副主任张友会说,张氏家族人考虑问题周全,受传统观念约束,厚道,不做出格事。他当了八九年干部,家族人事很少。

有人认为,西柿林村张载后裔没有出过高官,现在经济也不突出,是因为张载后裔太本分老实,在社会上总是吃亏。

虽然有这种置疑,但大家在行动上还是习惯用先人张载“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之语要求自己。村中唱大戏,都要把横渠教化写在前面。

从2005年开始,西柿林村张载28世孙中约20名有精力的成年人坚持开月会,沟通情况,商讨家族事务。他们认为自己毕竟是大门大户,做事不能辱没了家族声誉。

准备写现代先贤传

张载的后裔们,重视研究张载,收集资料,编写家谱。

张载16世孙张元祥定居西柿林村几十年后,于清康熙年间,根据明朝凤翔知府沈自彰编纂的《张氏族谱》手抄本,续编眉县《横渠族谱》。乾隆26年,即公元1761年,张元祥曾孙张明行再次续修家谱,并予以刊登。1915年,因族谱失传,张载25世孙张几士、26世孙张正统参照《横渠志》和凤翔一支于清朝时根据沈自彰编纂的《张氏族谱》续修的《横渠族谱》,重新整理出眉县《横渠族谱》。

改革开放以来,西柿林村一支成立了眉县横渠堂号宗亲会,重新续修了族谱,如今正筹备写12人的现代先贤传。

张世敏20多年来,不仅写了大量的研究张载的论文,在海内外学术会上宣讲、报刊上发表,并与人合作编著了《关学宗师张横渠》一书。

各地张载后裔纷纷回眉县扫墓

西柿林村张氏家族,目前和国内越来越多的张载后裔联系上。

明时,张元福、张元寿安置凤翔齐村,至今,凤翔族系已繁衍到31世,400多人。此支脉和西柿林村一脉一直保持联系。

外省联系最早的是湖北荆门一支。1985年,荆门张莉华给眉县政协写信,要寻找眉县横渠堂的人,信转到西柿林村。目前该支已繁衍到33世,人口约2000人。

1992年,张世敏在《陕西史志》杂志上发表了《横渠族谱及其族系迁衍初考》,上海、江苏等地张氏后裔看到后纷纷联系。

四川广元一族,因为根据记载,是从凤翔迁去,故先找到凤翔,才找到眉县。

湖北嘉鱼一支,有6000人,成立了南嘉张载思想文化研究会,是第一个建立网站的张载后裔家族。

张世敏也利用机会去拜访外地的张载后裔。2004年,他在福州开会时,有一位张姓与会者告诉他,福州郊区闽侯县有一张载后裔,张世敏听后前往拜访。闽侯支脉族人提前准备了水果,热情接待他。张世敏还拜访过洛阳伊川、上海青浦等地的张载后裔。(金石 文/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