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李敖:鲁迅头脑不及格 
鲁迅另一面(3)
鲁迅另一面(2)
鲁迅另一面(1)
民国文人经济收入一览:
鲁迅文学奖得主:文化异
书写,能否自己创造另一
鲁迅另一面:曾身陷剽窃
鲁迅另一面:曾身陷剽窃
鲁迅另一面:曾身陷剽窃
最新热门    
 
鲁迅另一面(4)

时间:2010-8-28 11:03:53  来源:不详

许广平眼中的“兄弟失和”

关于周氏兄弟的反目,从1923年8月开始,社会上就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猜疑:有人说是鲁迅趁周作人不在,调戏弟媳,遭到羽太信子的拒绝后,兄弟失和;也有人说周氏兄弟因为文化上的观点不同,再加上羽太信子的从中挑拨,造成了那样的结果;还有学者考证,鲁迅对日本弟媳持家的“暴发户”行为极为不满,二人因为家里时常入不敷出产生矛盾,终于反目,而周作人只是附和妻子罢了。诸如此类,让世人好奇不已。

在手稿中,是这样描述的:

家内人不断的大小轻重的生病,都常常要请医生到来,鲁迅就忙着应付这些差事。从没有计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他们每月收入有六百上下(鲁迅三百,周作人二百四十),稿费在外,都哪里去了呢?鲁迅说:“她们一有钱又往日本商店去买东西去了,不管是否急需,都买它一大批,食的、用的、玩的,从腌罗卜到玩具,所以很快就花光了。又诉说没有钱用了,又得借债度日。”

可解答一部分人的意见,以为他们兄弟不和之原因所在,是物质关系。鲁迅在八道湾住的时候,初时每月工资不欠,比周作人还多,又忠心耿耿的全部交出,兼以向朋友告贷,这样的人,在家内开支是一个得力助手,要得的。后来开始欠薪,加以干涉到人事方面,就妨害了主人的权威,讨厌起来了。鲁迅还经常借债维持整个大家庭的开支,如果节约一些,不是免得多向外借一些吗?有时借款是辗转托之他人,向银行纳高利贷来的。

鲁迅除了负担八道湾绝大部分家用之外,连日本人信子的父亲羽太家:每月家用的接济,儿子重久三次到中国和在日本不时的需索以及军营的所需费用,及第三个女儿福子的学费,也都是由鲁迅每月收到工资,即行汇出的。后来鲁迅被赶出八道湾之后,常常感叹地说:“我幸亏被八道湾赶出,生活才得有预算,也比较的不愁生活了。”对照以往生活的紧张情况,后来可以量入为出,也可以接济一些急需求学的青年,可说利用资财得更有意义了。

兄弟二人反目后,对失和的原因都讳莫如深,而鲁迅还是一直关心着周作人。1925年10月12日的《京报》副刊上,周作人翻译了一首诗歌:《伤逝》,文章特意标出,这是诗人悼其兄弟之作。21日,鲁迅用抒情式的语言写了他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标题正是《伤逝》。两个星期后,他又写了小说《弟兄》,内容是张沛君照看生病的弟弟靖甫的故事。许寿裳在《关于〈弟兄〉》中指出,“这篇写张沛君为了兄弟患病,四处寻医,种种忧虑奔走的情形,大部分是鲁迅自身经历的事实”。“鲁迅通过小说,是向周作人伸出热情的手,表示周作人如有急难,他还愿意像当年周作人患病时那样救济。” 周建人后来在书中这样写道。与周作人的关系成为鲁迅始终惦记的一件事。

1935年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候,鲁迅还让三弟周建人转告作人:“遇到抗日救国这类重大事件,切不可过于退后。”对于他的创作,鲁迅也每每说“周作人的文章是可以读读的。”每逢周作人有新作品产生,出版了,他必定托人买来细读一遍。兄弟虽然反目成仇,但骨肉之情终究难以割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