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佛教 >> 正文
佛光山短期出家 海内外…
科技术语字母词汉化之路…
段玉裁的学术成就及其现…
6月30日 花冈惨案发生,…
“蜗居”的吴冠中更显“…
诗书大家常国武:20世纪…
中医养生大家谈:中医养…
把阅读的快乐还给孩子—…
意大利遗传学者解释美国…
文史大家卞孝萱归葬扬州…
最新热门    
 
大家生,大家养,养大家

时间:2010-8-1 10:53:15  来源:不详

中国佛教新闻网讯  7月30日 台湾专栏作家公孙策在台海网发表周记文章指出,台湾“政府”修正人口政策,开始奖励生育。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是关系未来发展的基础政策。且由于大陆的经济发展过程,多有台湾发展的影子。所以,台湾的人口政策修正,亦足资大陆参考。

台湾自1970年代开始推行家庭计画,鼓吹少生育,当时的口号是“2个孩子恰恰好,1个孩子也不少”。现在回头来看,家庭计画对台湾进入小康、乃至“小康+”社会,确实居功厥伟。简单说,1970、1980年代的台湾奇迹,经济成长快速加上家庭负担减轻(因子女人数少),令台湾大部分家庭财政愈加宽裕。

然而,时代在变、潮流在变,好日子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过去。严格来说,应该负责的是台湾没有跟着时代潮流变,以至于有些陷入窘境。简单说,“生之者众,食之者寡”的情况,随着岛内民众平均年龄提高,眼看要转变成“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如果人口政策不做调整,台湾社会必将愈来愈“穷”。

人口政策是所有政策的根本,产业政策与社会政策、教育政策都因之而改变。

产业政策比较容易了解:“食之者众,生之者寡”未必是危机,但前提是产业内容必须调整,个人平均产值必须提高。而这又牵涉到教育政策,特别是技职教育与职训制度。欧洲很多生育率为负值的国家,由于国民平均所得一直能维持成长,因此人民生活水准不会降低。就因为它们的产业内容是高附加价值,而技职教育能够紧扣、甚至领先产业政策。

社会政策比较复杂,但是只要“想通了”,做出改变就很容易,此亦所以宣传口号重要之原因。而本文标题的9字3句,就是针对调整观念。

古早农业社会为什么“百善孝为先”?因为“养儿防老,积榖防饥”的社会安全观念,在那个社会是最重要的。但是近代保险事业发达以后,包括国家实施的全民健保与退休制度,养儿防老不再是退休族的主要考量。

反而总体生产力的减少,在总体经济的意义更大。也就是说,“多生”的意义在社会层面的意义,高过了家庭层面的意义。

可是,要生就有“养”的问题。但既然养儿已经不再为防老,为什么我来生、我来养,我辛苦数十年,到头来是为了养天下人?这个道理跟“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一样吊诡:既然这是天下人的天下,就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天下,为什么我要比别人多负担?其结果是,争天下者都是为了争一己之私。而既然利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