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民国北洋政府中的四位总
民国两大绝顶杀手均因贪
陆小曼与民国四名人的情
王亚樵:杀掉侵华日军司
满清时期火器得不到发展
拥有40位妻妾的民国风流
中华民国国父、国旗、国
唐朝时期的性开放至今都
古代外国人描述的明朝时
远古时期的传说——夸父
最新热门    
 
民国时期彪悍男女们的风月史

时间:2009-8-31 20:00:57  来源:不详
及张学良)。许夫人的另一个儿子张学曾后来做了联合国官员。
  
  五太太寿懿,是最

为得宠的一位。她的来头也很大,父亲是黑龙江将军寿山(注释7)。不过寿夫人是父亲侧室所生,在家里地位并不高,尤其是寿山将军死难之后,她们母女更受排挤。母亲王氏很要强,就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省吃俭用供女儿读书,希望她有一天出人头地。结果呢,寿懿的确很争气,在中学里品学兼优,被学校挑中了去毕业典礼上讲话。张大帅那一次光临了毕业典礼,之后没多久就把寿小姐抬进自己府里去了。对女儿的这个结局王氏夫人究竟满意不满意,也只有自己晓得了。不过寿夫人本人想必是不后悔的。她不但有着得宠的资本--美貌与良好教育,而且极会做人,用心去讨大帅的欢心。她还有管家的才能。这一切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张作霖不但对她专宠,甚至一反常态允许她对政事发表意见。他还特地在帅府内为她盖了一座小青楼,与大青楼相对。皇姑屯事件后,张大帅就是在小青楼里走完生命的最后几天。
  
  六太太马月清,是最后一位夫人,可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她是穷苦人家出身,小时候被卖到天津的一家妓院,可能是一位艺妓。张大帅那时已经走出东北、放眼中原了。他到天津去,在那里看中了马姑娘。其时他已年过半百,追求美女之心已淡,看中马夫人

并非因为美貌,而是因为她生得“福相”。不过他怕寿夫人不高兴,开始只把她安置在外。寿夫人后来知道了,就发扬贤惠大度的好太太作风,把小马姑娘接进府里,开始时先以寿夫人的丫环的名义住下,然后给办了转正,正式成为六太太。所以马夫人对寿夫人一直很敬重,张作霖去世后她一直伴在寿夫人左右。
  
  马夫人开始几年的确有助夫运,张作霖自娶她后,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一雪前耻,打进了北京,荣登陆海军大元帅的宝座,基本上就是全国的元首了。可惜好景不长,那时蒋介石的北伐已经势不可挡,张大帅已到了谢幕的时候。皇姑屯爆炸时,马夫人与张作霖同在一节车厢,但她只伤了几个脚趾头。她那时虽年仅23岁,却甘愿守节一生。张大帅是她心目中的神,她无法“背叛”。
  
  总的来看,六位夫人中最后过门的两位--寿夫人和马夫人,与张作霖关系最为融洽。这可能与他的地位变化大有关系。张作霖娶前几位太太时地位都不稳固,但是到娶寿夫人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了。有了这样的权势,女人才肯用心去奉承他,不然总是委屈的。
  
  张作霖家庭庞大,为了便于管理,

订出好几条家规,内容包括:严禁夫人们干政,“不听枕边风”;各位夫人不分尊卑,一律平等;各位夫人不得聚众闹事,吃饭时自己管自己,不许私自做寿,不许虐待下人,晚上十点不许出门;各位夫人按月领工资;子女婚姻不得自主



百年性情·民国·北洋·多妻篇 3
  
  【浑人张宗昌】
  北洋时代的军阀中笑话最多的大概要算“狗肉将军”张宗昌了。可能因为他在韩复榘之前曾掌管过山东地界,所以很多他的笑话被安到韩复榘的头上。比如那条“这么多人抢一个篮球成何体统,给他们一人发一个,自己玩去”,或者“如果大家走路都靠右,那左边的道给谁走”等等,多半都是张宗昌讲的。“关公战琼”的经典笑话,最早也是人们编排张宗昌的。
  
  张宗昌是个浑人,但浑得有气魄、不服命,要不他也不会从一个要饭花子,一个巫婆的儿子,发展成雄霸一方的军阀。在最得意的时候,他的地盘跨越山东、河北、江苏三省。那段时间他诗兴大发,写了不少作品,传世之句包括:“大炮开兮轰他娘”、“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 ”,等等。


  
  张宗昌又有个绰号叫“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搞不清有多少姨太太,那是因为他很少正儿八经地明媒正娶,经常是在逛妓院的时候看中了谁,就摆阔替她赎身,然后长期包养下来。所以他的姨太太以妓女为主。此外还有伶人。有评剧皇后之称的朱宝霞,也曾经是他的姨太太,在张宗昌死后继续唱戏。
  
  据考证,张宗昌的元配夫人名叫袁书娥,十分貌美(注释9)。两人感情相当不错,生有三子二女。不过后来张宗昌又看上了妻妹袁中娥,结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