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谁给功垂千古的‘暴君’
莫可名状 千古一帝唐太
考古专家揭秘千古奇冤项
李逵探母千古奇冤:吃李
被冤枉的千古伟人秦始皇
挽救汉人惨遭亡族之灾的
封建仁君秦始皇:千古第
被冤枉的千古伟人:秦始
诸葛亮为何难以入围千古
千古奇冤“王八蛋”:王
最新热门    
 
千古谜之明惠帝朱允不知所终失帝位

时间:2010-3-8 18:04:50  来源:不详
采纳这些谋士的建议,首先重德省刑,锐意文治,崇尚礼教。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以刚猛治国,严刑峻法。朱允炆即位仅一个多月,就下诏全国行宽政,平反冤狱,使洪武时期的一些冤假错案得到了

纠正,一批无辜的官吏得以恢复自由,被发配远方的人也得以回到家乡。据记载,建文朝监狱里的罪犯人数比洪武朝减少了三分之二。其次是均免赋役,减免历年逋租和天下荒田租税。针对江浙赋役过重的情况,朱允炆特下诏“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对于佛道势力多占良田的现象加以限制。



  另外,在吏制方面,朱允炆也进行了改革,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简机构,革除冗员。他在位的四年间,撤销了九个州、三十九个县以及一大批冗官冗吏和税务机构,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朝廷内,朱允炆对宦官管教甚严,同时又诏谕地方官,一旦发现宦官奉使横暴、虐害士民即擒送京师,加以严惩。



  可以说,朱允炆的一系列措施,改革了洪武时期的不少弊政,充分体现了他仁义礼乐化民的治国思想,给百姓、官吏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所以后人有“四年宽政解严霜”之誉。

削藩失策朱允炆为皇太孙时,“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视其为黄口小儿,骄横之情溢于言表。身肩

明帝国未来重任的朱允炆当时心中就很忧虑。有一天,他问侍读的太常寺卿黄子澄:“我几个叔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黄子澄儒士出身,深谙历史故事,马上一五一十详细地把汉景帝实行削藩政策、平定七国之乱的史实讲给他听。朱允炆听后心喜,觉得事情并不难办,“吾获是谋无忧矣!”



  朱允炆即位后,新政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削藩。当时的藩王多是他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权,经常在自己的藩地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准备造反。就藩于北平(今北京市)的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当时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都已经亡故,朱棣成为皇子中的最长者,而且在对蒙古作战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对皇权最大的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允炆的削藩就是针对燕王一人的。



  但朱允炆在决策上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没有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而是从其他藩王下手,先后废了周王朱等五王为庶人,引起了藩王们的岌岌自危,还打草惊蛇,使得燕王朱棣加紧做出准备。当朱允炆决定向朱棣开刀时,为时已晚。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在做了充分准备后,以“诛齐黄、清君侧

”为名,挥师南下,争夺帝位,史称“靖难之役”。



  黄子澄像朱允炆部署兵力,奋力平叛。尽管燕军气势汹汹,但鏖战三年,仅据北平、保定、永平三郡而已,战争出现僵持局面。这时一些被朱允炆处罚过的不法宦官向朱棣透露了京师空虚的情报,并表示愿充当燕军内应。朱棣正确分析了形势,觉得只要朱允炆在一天,地方军队就会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占南京、成为一国之君后,相信也没有多少人反对。于是朱棣改变了以往攻城夺地的战略,率军直捣南京。



  建文四年(1402年)6月,燕军渡过长江,兵临城下。此时的建文朝廷已乱作一团,很多地方将领按兵不动。齐泰、黄子澄借募兵为由,离京奔广德、苏州。左都督徐增寿密谋私通朱棣作为内应,被朱允炆察知,亲手将他砍死。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穗和大将李景隆私自开门降燕,让燕军杀入城内。朱允炆闻报,流泪说道:“朕未曾薄待朱穗、李景隆等人,他们竟在紧要关头背叛于朕。”



  忠于朱允炆的御史连楹假意投降朱棣,挨近朱棣马前行刺不成,被朱棣所杀。朱

允炆听说后叹道:“如此忠臣,朕却不重用,这是朕的过错,悔之不及,朕还不如一死以殉社稷。”说完拔刀就要自杀,被左右死命拦住,无奈之下,只好下令纵火焚毁皇宫。



  朱棣杀入宫中,搜寻了三天,始终没有找到朱允炆,追问内侍,他们也不知朱允炆是死是活,只知道他下令纵火后就不见了踪影。

结局之谜朱允炆事前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会因削藩而失去帝位。但是,当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后,朱允炆的结局到底怎样,也就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朱允炆结束了朱元璋的严苛统治,并力行宽政,深受好评,因而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为人们所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