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鲁迅新婚之夜究竟发生了
相差18岁的师生恋:鲁迅
鲁迅爱过的人:与北大校
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鲁迅曾遭遇“山寨版鲁迅
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明朝与日本所谓“朝贡”
揭秘鲁迅之死病入膏肓还
最新热门    
 
鲁迅所谓的“偷”与唐弢的抄袭剽窃

时间:2010-8-20 12:07:17  来源:不详
明白”,严重违背了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普世公理。他所标榜的“持平”之论,恰恰是自相矛盾的不“持平”甚至于反“持平”的片面言论。







四、唐弢剽窃《文字之狱的黑影》







晚年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写道:

“刚好在二月十九日的《人民日报》上看到晦庵的一篇《书话》,题曰《取缔新思想》,引用玄同的话,觉得很有意思,便决定来先作一回的‘文抄公’。”接下来,周作人完整地抄录了晦庵发表于1962年2月19日《人民日报》的“原文”。笔者阅读《知堂回想录》时,手边刚好存放着阮无名编著、上海南强书局1933年6月初版的《中国新文坛秘录》,两相对照,竟然发现晦庵的《取缔新思想》,是对于28年前收入《中国新文坛秘录》的《文字之狱的黑影》一文的抄袭剽窃和歪曲改写。被阮无名用作标题的“文字之狱的黑影”,出自他在文章开头所引用的刘半农的一段话:“最近,从北平买来了一本棉纸的‘刘半农所藏,星云堂影印’的《初期白话诗稿》,在编者的序引里,有这样的几句话:‘黄侃先生还只是空口闹闹而已,卫道的林琴南先生却要于作文反对之外,借助于实力——就是他的荆生将军,而我们称为小徐的徐树铮。这样,文字狱的黑影就渐渐的向我们头上压迫而来,我们就无日不在栗栗危惧之中过活。’”晦庵在抄袭剽窃阮无名的文章时略去了这段话,却单单在如下一段文字中保留了没有出处的“文字之狱的黑影”:“一九二二年冬,北洋政府的国务会议,进一步通过取缔新思想案,决定以

《新青年》和《每周评论》成员作为他们将要迫害的对象。消息流传以后,胡适曾经竭力表白自己的温和,提倡什么好人政府,但还是被王怀庆辈指为过激派,主张捉将官里去,吓得他只好以检查糖尿病为名,销声匿迹的躲了起来。正当这个时候,议员受贿的案件被揭发了,不久又发生国会违宪一案,闹得全国哗然,内阁一再更易,取缔新思想的决议,便暂时搁起。到了一九二四年,旧事重提,六月十六日的《晨报副刊》第一三八号上,杂感栏里发表三条‘零碎事情’,第一条便反映了‘文字之狱的黑影’。”随后,晦庵从《文字之狱的黑影》中转抄了钱玄同发表在1924年6月16日《晨报副刊》的杂文《零碎事情》:“《天风堂集》与《一目斋文钞》忽于昌英之妐之日被ㄐㄧㄣㄓ,这一句话是我从一个朋友给另一个朋友的信中偷看来的,话虽然简单,却包含了四个谜语。《每周评论》及《努力》上有一位作者别署天风,又有一位别署只眼,这两部书大概是他们作的吧。ㄐㄧㄣㄓ也许是禁止,我这从两部的性质上推去,大概是不错的。但什么是‘昌英之妐之日’呢?我连忙看《康熙字典》看妐是什么字。啊,有了!字典‘妐’字条下明明注着,《集韵》,诸容切,音钟,夫之兄也。中国似有一位昌英女士,其夫曰

端六先生,端六之兄不是端五么?如果我这个谜没有猜错,那么谜底必为《胡适文存》与《独秀文存》忽于端午日被禁止了。但我还没有听见此项消息。可恨我这句话是偷看来的,不然我可以向那位收信或发信的朋友问一问,如果他们还在北京。”接下来,晦庵在文章中解释说:“这条杂感署名‘夏’,夏就是钱玄同的本名,谜语其实就是玄同自己的创造。当时北洋军阀禁止《独秀文存》、《胡适文存》、《爱美的戏剧》、《爱的成年》、《自己的园地》等书,玄同为了揭发事实,故意转弯抹角,掉弄笔头,以引起社会的注意。胡适便据此四面活动,多方写信。北洋政府一面否认有禁书的事情,说检阅的书已经发还,一面却查禁如故。到了六月二十三日,《晨报副刊》第一四三号又登出一封给‘夏’和胡适的通信,署名也是‘夏’。”晦庵所说的“胡适便据此四面活动,多方写信”,是对于《文字之狱的黑影》中所抄录的胡适致张国淦公开信的故意歪曲。为了还历史事实以真实面目,笔者把这封信的相关内容摘录如下:“乾若先生:六月八日见着先生和少川先生时,曾以警厅禁卖《胡适文存》的事奉询,蒙先生允为访问;……但迄今已近一月,而警厅仍在干涉各书摊,不许他们发卖这两部书,前次没收的书,也并不曾

发还。……最奇怪的是现在警察厅禁售的书,不但有这两部文存,还有便衣侦探把一张禁书的书单传给各书摊,内中有什么《爱的成年》、《爱美的戏剧》、《自己的园地》等书。这真是大笑话。”“乾若”就是当时的教育总长张国淦,“少川”即外交部长顾维钧。胡适信中所说“六月八日”,比钱玄同的杂感《零碎事情》公开发表的“六月十六日”整整提前了一个星期,晦庵却偏偏要前后倒置地认定胡适是“据此四面活动,多方写信”,从而留下了一大败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