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汉公主西域和亲 |
 |
时间:2009-7-25 18:51:39 来源:不详
|
|
|
这里讲的是汉代细君与解忧两位公主到西域乌孙国和亲的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都是唐代送别诗中的千古绝唱。西域就是指阳关、玉们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在汉唐时代人们的概念中,一出这两个关,就算是置身异国,塞外荒凉,再加上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一旦分离就成永诀,这一份离别感情自然融入诗中,感人肺腑。 自从汉高祖在对匈奴作战中遭逢“白登之围”,深知步兵车战难以匹敌飘忽来去的骑兵部队,接受了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从而揭开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 到汉武帝时,骑兵已训练成功,于是数度开塞击胡,特别是经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从此远飓漠北。为了取得彻底的胜利,汉武帝采取大包围的迂回态势、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武力与怀柔双管齐下,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势力强大的乌孙,就成了主要争取的对象。 原先乌孙国世居在祁连山附近,后被匈奴赶到今新疆温宿、伊宁一带,一向与匈奴算是世仇大国,汉武帝派张春第二次出使乌孙,表示愿遣公主下嫁,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 汉武帝元封六年,以江都王刘达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 乌孙国王知道汉武帝爱马若渴,就献上骏马千匹作为聘礼;汉武帝也赐予丰厚的奁装,包括随从人马,宦官侍婢数百人,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将细君送到九千里外的乌孙国。 细君出生在王侯世家,容貌美丽,气质高贵,乌孙国王喜出望。外,也喜欢由长安而来的嫔从,立即封细君为右夫人。 有右夫人就必有左夫人,左夫人是一位匈奴公主,就在汉武帝拉拢乌孙的同时,匈奴也在极力拉拢乌孙。 自幼长在深闺、锦衣玉食的细君自然比不上匈奴公主对塞外生活的适应,匈奴公主马上来,马上去,挽弓射雕,驰骋草原,一下子便习惯了乌孙国的生活模式,相比之下,细君真是如坐针毡,度日如年,不由得把满腔的愁绪化成一首悲歌,整天就抱着琵琶弹唱,说不尽那怨恨之情[1] [2] [3] [4] 下一页 |
|
|
|